导图社区 语音
韵母的发音分析:单韵母(单元音韵母) 10个、复韵母(复元音韵母)13个、鼻韵母(16个)。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语音
学习重点
语音的性质
元音、辅音及其发音
声、韵、调分析
音节结构、声韵配合、拼写规则
音变及相关类型、规律
音位、音位变体
语音概说
语音的含义和性质
含义
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性质
生理性质/属性
重点熟悉口腔内各发音器官及其名称
肺、气管—动力器官(呼吸器官)
喉头和声带—发声器官
口腔、鼻腔、咽腔—共鸣器官
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
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
音高(取决于频率)
对汉语来说,重要性仅次于音色(声调语言)
音强(取决于振幅)
音长(取决于振动持续时间)
音色(音质、音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对所有语言来说,都是最终的区别意义的因素
自然性质(与社会性质相对)
社会性质(本质属性)
音义结合具有社会性
语音系统具有社会性
具体的语音单位及数量
语音单位之间的关系(汉语没有复辅音)
语音单位
音素
定义
从音色(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构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
最小的语音单位用来构成音节
分类—元音、辅音
依据:声源特性,如何产生(气流是否受阻)
元音(母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形成的音
辅音(子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形成的音
元、辅音的发音特点(区别点)
阻不阻
紧不紧
强不强
(气流)
动不动(声带)
声带不振动:清辅音(清音)
声带振动:浊辅音(浊/带 音)
响不响
音节
确定音节的方法:肌肉紧张说
由音素(音位)构成的、自然感到的最基本的语音结构单位
自然感到:说话最自然发出、听话最自然接收到的
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
音节中元音前面的部分(辅音音素➕零)
比较:音节开头的辅音
分类
辅音声母(21个)
零声母(1个)
辅音与声母
大部分声母由辅音构成
并非等同: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有的声母并非由辅音充当(零声母)
有的辅音不能充当声母(-那ng)
有的辅音既可充当声母,也可充当韵母的构成成分
韵母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依据构成
单韵母(1个元音构成):10个
复韵母(2个或3个元音构成):13个
鼻韵母(元音加鼻辅音-n或-ng构成):16个
依据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四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嘴呼
开口呼
元音和韵母
联系密切:元音都可以构成韵母
并非等同
有的韵母是元音与鼻辅音构成的
元音➕前鼻音n(an,en,in)
元音➕后鼻音ng(ang,eng,ing)
声调
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音位
特定的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分析角度
语音的社会性质
音素和音位
共同点
最小的语音单位
不同点
划分角度(社会属性/社会属性)
范围大小(特定语音系统中,音素数多于音位数)
记音符号
《汉语拼写方案》
字母表(26)
声母表(21)
韵母表(35)
声调符号(4)
隔音符号
Y、W的使用
Y的使用
i开头的音节
ü开头的音节
W的使用
国际音标
声母表(21个辅音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声母的发音
发音部位
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构成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
成阻、除阻的方法
声带的状态
气流的强弱
具体分析
按照发音部位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舌尖音
舌尖前:z c s(舌尖➕上齿背)
舌尖中:d t n l(舌尖➕上齿龈)
舌尖后:zh ch sh r(舌尖➕硬腭前)
舌面音:j q x(舌面前➕硬腭前部)
舌根音:g k h(舌根➕软腭)
按照发音方法
依据成阻、除阻方式
塞音(爆破音/破裂音):b p d t g k
擦音(摩擦音):f h x sh r s
塞擦音:j q zh ch z c
鼻音:m n
边音:l
根据气流的强弱
送气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不送气音:发音时气流较弱
根据声带的状态:清辅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声母辨正
区别n l
区别平翘舌
区别唇齿音f 和舌根音h
合并尖团音
浊音改清音
读准零声母
韵母的发音
回顾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韵母的数量(39)
普通话韵母的分类(按结构,按开头元音)
按结构分
单韵母(10个)
舌尖2、舌面7、卷舌1
复韵母(13个)
二合(前响、后响)、三合(中响)
鼻韵母(16个)
前鼻音尾(-n)、后鼻音尾(-ng)
按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分(四呼)
韵母的发音分析
单韵母(单元音韵母) 10个
单元音
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不变
单韵母
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
按照舌头起作用部位的不同,单韵母被分为三类
舌面元音韵母(7)
发音时舌面起作用
舌面元音发音图:a o e ê i u ü
舌尖元音韵母(2)
舌尖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i(前) -i(后)
卷舌元音韵母(1)
发音时舌面、舌尖都起作用
卷舌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er
复韵母(复元音韵母)13个
复韵母的显著发音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
重在发音教学
前鼻音尾韵母:8个,元音➕n
后鼻音尾韵母:8个,元音➕ng
韵母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