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学习笔记,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编辑于2022-12-14 19:54:43 山西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
元谋人(云南)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原始群居
蓝田人(陕西)
时间:70——115万年
懂得制造石器
北京人
时间:~20——70万年
天然火
丁村人
时间:10——12万年
山顶洞人
时间:3万年
人工火、氏族公社、磨光钻孔
河姆渡遗址(母系)
时间: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城
水稻,干栏式房屋,黑陶
磨制石器
半坡遗址(母系)
时间:约五六千年
地点:黄河流域
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大汶口遗址(父系)
时间:约四五千年
地点:黄河流域
私有制出现
彩陶、红陶、黑陶
龙山文化
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铜石并用
补充
五谷:稻(麻)、黍(黄米)、稷(粟、小米)、麦、菽(大豆)
六畜:马牛羊鸡猪狗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氏、女娲、神农氏
五帝:黄帝(人文初祖、轩辕氏)、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vs炎帝:阪泉之战
黄炎vs蚩尤:涿鹿之战
四大名玉: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独山玉、辽宁岫岩岫玉
夏朝:阳城,今河南登封
政治
禅让制——>世袭制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禹典》第一部奴隶制法典
经济
贝作为货币之用
文化
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最早的宫殿遗址
夏历《夏小正》
月亮的周期一一阴历
农历(阴阳合历),十九年七闰
军事
呜条之战(今运城夏县)
商朝:毫,今河南商丘——>殷,今河南安阳
政治
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
经济
文化
甲骨文(甲骨文之父清王懿荣)
青铜器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礼器
四羊方尊
军事
牧野之战(临阵倒戈):以少胜多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
政治
分封制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经济
井田制:公有
文化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八卦
教育:国学、乡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金文(铭文、钟鼎文)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
五霸
齐桓公:管鲍之交、长勺之战(山东)齐鲁(曹刿论战)、尊王攘夷、老马识途、葵丘会盟
晋文公:退避三舍、秦晋之好、寒食节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饮马黄河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鸟尽弓藏、免死狗烹、范蠡文种
战国
变法
秦国商鞅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
郡县制
连坐法
户籍制度
魏国李悝《法经》第一部地主阶级法典,平籴法
楚国吴起
其他
战国四公子
齐孟尝君鸡呜狗盗
梦奇偷吃鸡肉被狗追
赵平原君利令智昏
朝令夕改平原君
楚春申君移花接木
初春时节送花表达爱慕之意
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围魏救赵信陵君
水利:都江堰
科学:“司南”,《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石之无魏,齐之可惜
《黄帝内经》,医学别称:岐荣、杏林、悬壶、青囊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秦朝(咸阳)
政治
统一全国
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三公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小篆)
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牛郎织女、梁祝、白蛇传
排序:伯(孟)、仲、季、叔
军事
北匈奴,修建长城,开凿灵渠
远交近攻
韩赵魏楚燕齐
秦vs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刘邦vs项羽:垓下之战
沙丘之变
陈胜起义(公元前209年)
西汉(长安):汉高祖刘邦
政治
文景之治(黄老之术)
汉武帝
建立“中朝”制约“外朝”,设“刺史”,推恩令
汉宣帝
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
王莽改制
经济
统一五铢钱,财政权集于中央,盐铁官营(桑弘羊)
文化
汉武帝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年不窥园
张骞出使西城(长安一大秦):葡萄、苜蓿、石榴、胡豆、胡挑、良马、佛教
汉元帝
昭君出塞:青冢有情尤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其他
汉初三杰
张良(运筹帷幄、孺子可教)
韩信(胯下之辱、多多益善、国士无双)
萧何(萧规曹随)
军事
文景
七国之乱
汉武帝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东汉(洛阳):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
文化
佛教:白马寺(第一个官办寺庙)
班彪
班固:汉书
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昭
军事
昆阳之战:王莽vs刘秀(夺席谈经)
黄巾起义
三国
三国
魏:洛阳
蜀: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战争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VS曹操,曹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以少胜多)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VS曹操,孙刘大胜,三国鼎立
夷陵之战,蜀VS东吴,东吴大胜(陆逊火烧连营)
人物
诸葛亮三次火攻:博望坡、新野、赤壁
曹操:孟德献刀、煮酒论英雄、十八路诸侯起义
刘备: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跃马檀溪
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败走麦城
西晋(洛阳)
军事
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东晋(建康,金江苏南京)
军事
淝水之战:前秦符坚VS东晋(以少胜多)
南北朝
北朝: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
西魏
北周
东魏
北齐
南朝:宋齐梁陈(建康,今南京)
隋朝:长安
政治
隋炀帝杨广:创立科举,设讲士科
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分科考试
经济
开通大运河
唐朝:长安
政治
武则天:殿试和武举
三省六部制
经济
农业:曲辕犁
文化
陆羽(茶圣):《茶经》
五代十国
后梁
北周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政治
变法
庆历新政:范仲淹《灵乌赋》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行政权)
枢密院(军事)
经济
景德镇:瓷都
北宋前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对外贸易:市舶司
重要港口:明州(今宁波)、杭州、广州、泉州(最大)
文化
军事
陈桥驿兵变
澶渊之盟:宋辽
靖康之变:金掳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政治
经济
南宋:经济重心北方一>南方
军事
岳飞抗金(女真)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朝:大都,今北京
政治
行省制,宣政院(西藏),澎湖巡检司(台湾)
文化
马可波罗
黄道婆(布业)
明朝:应天,今江苏南京——>北京
政治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地方:三司分权
都指挥司:军事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厂卫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
八股取士,大明律
张居正:一条鞭法
经济
农作物: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文化
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科技:利玛窦,徐光启《泰西水法》引入欧洲水利技术,《农政全书》
军事
海防
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清朝:盛京,今辽宁沈阳——>北京
政治
康熙
平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灭台湾郑氏政权,设立台湾府
两次击退盘踞雅克萨俄军,签定《尼布楚条约》
雍正
实行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乾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改西域为新疆
西藏金瓶掣签
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地区
经济
重农抑商
乾隆
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全面实行“改土归流”制度,革除土司制度
文化
军事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海禁政策
古长城
秦朝: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唐元清:未修筑长城
明长城(现存):西到嘉峪关,东到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