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古诗修辞手法大全
比喻(通感)、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叠字、互文、顶真、反复、排比、设问、反问、对比和反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修辞手法
①比喻(通感)
条件:不同事物有相似点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更加生动鲜明,抽象事物具体化
例: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②比拟
包含:拟人和拟物
作用:使读者产生联想,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
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③借代
包含: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
作用: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④夸张
条件: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的作用
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⑤对偶
条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
作用: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意义集中含蓄
例: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向黄昏
⑥双关
包含:谐音双关,弦外之音
作用:语言表达含蓄,加深寓意,给人印象深刻
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⑦叠字
条件:在诗词中反复使用一个字
作用:
①形象性:自然景物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②确切性:使表达的意象更加明确
③音乐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声声悦耳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⑧互文
条件:相邻的句子相互补充,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作用:渲染诗歌的气氛,使句式对仗整齐
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⑨顶真
条件:上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开头
作用:使句子联系紧密,反映事物间的辩证关系,表达回环复沓的思想感情,增加节奏感
例: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⑩反复
条件:某个句子或某个词语重复出现
作用
①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③让文章的脉络层次更清晰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⑪排比
条件:三个及三个以上结构,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的句子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⑫设问
条件: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无疑而问”
作用
①问题引入带动全篇
②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③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⑬反问
①加强语气,引人深思
②激发情感
③增强说服力
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条件: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
⑭对比
条件: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对立的双方
作用:是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例: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⑮ 反语
条件: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作用:比直白的表达更有力,语气更强烈,情感更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鲜明
例: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