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民主党人》时期的新闻论著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民主党人》时期的新闻论著的思维导图。无产阶级专政的新闻统制:对人民实行普遍自由,对敌对报刊实行包括封闭等公安措施在内的剥夺。
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形成毛泽东新闻思想;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形成邓小平新闻思想、江泽民新闻思想和胡锦涛新闻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如果说改革开放需要“摸石头过河”,那么,
毛泽东指出,“报纸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有力的工具,每天与数十万的群众联系并影响他们,因此,把报纸办好,是党的一个中心工作”。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
“第五章 列宁的新闻论著及其对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 义新闻思 想 没有革命报纸,我们决不可能广泛地组织 整个工人运动。 我们不相信阴谋手段,我们不 用单独的革命行动去破坏政府;我们的实际行 动口号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老战士李卜克内 西所说的:──学习,宣传,组织,这些活动能 够而且必须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论著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
巴黎公社(1789年7月25日-1794年9月10日)
赞许利用报刊公开报道公社的会议和公社委员会的工作——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公社公布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新闻出版自由,但同时批评公社的“仁慈”——支持公社查封反动报刊的公安措施。
无产阶级专政的新闻统制:对人民实行普遍自由,对敌对报刊实行包括封闭等公安措施在内的剥夺。
《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
德国“社会民主党”
社会民主党,德国形成独立的工人政党,开始于1863年拉萨尔领导的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
1869年在爱森纳赫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第二个德国工人政党,“爱森纳赫派”或“马克思派”。1875年两党合并,称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
1878年俾斯麦政府实施“反社会民主党人非常法”,该党遭受12年迫害。1891年改称“德国社会民主党”至今。
1889年该党成为第二国际的主要政党。 一次大战期间则严重分裂,至二战时则转为地下组织。二战后于汉诺威召开党代表大会,宣布重建社民党,并沿用1925年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海德堡纲领。1959年制定哥德斯堡纲领,扬弃了马克思主义,改为主张社会市场经济。
1875年合并前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实行独裁和民主两种路线。合并后贯彻党内民主制度,党报大发展,1876年有23种机关报,其中12种为新创办。1878年达47种机关报,还有其他各种期刊100多种。
187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党报《社会民主党人报》创刊于瑞士。
从1879年至1890年,有12年历史,是“党的最好的机关报”。
《社会民主党人报》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
《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政治性机关报,要旗帜鲜明,严格执行党的纲领。
经过考验的社会民主党人当编辑,不能让资产者和极左分子把持党的舆论机关。
资金来源,由谁掌管钱袋,归根结底是由谁指导报纸方针的具有原则意义的问题。
《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恩格斯撰写)
报刊自由出版的两个条件:绝对的出版自由;深信你的听众正是你想要同他们说话的人。
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的关系:党的领导机构在道义上拥有领导党的机关报的权力,但必须建立在党的道德和党的纲领的基础上;党报也拥有监督和批评党的领导机构的权力,但同样必须建立在党的道德和党的纲领的基础之上。
《社会民主党人》时期新闻思想评价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新闻思想即党报思想,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科学观点处于成熟时期、无产阶级运动处于政党建设新阶段的报刊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已经走完了民主报刊──工人报刊──党的报刊三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任务已告最终完成。
首先,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和党报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战胜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思潮,反对一系列机会主义的报刊活动的结晶。
其次,《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形成的党报思想经过各国党报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新闻思想。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工人政党的报刊事业,以至整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事实表明,他们的党报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长久的生命力。
第四,《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党报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党的建设的具体条件和党报发展的特定环境,决定了这种思想的某些方面和某些表述,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哥达纲领批判》
1891年1月,恩格斯发表马克思写作于1875年的长信《哥达纲领批判》。 冲破阻力发表于党刊《新时代》。 再一次论证批评对于民主化建设的意义,论证了党的报刊具有监督批评权利的思想。
党报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基本点
每一个社会主义的报刊都是第一国际的中心,是党的中心。
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迅速发展的最好证明,就是它的定期报刊数量不断增加。
每一张党的报刊的出版,总是意味着党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党报与党的领导机构之间的关系
“党的发展有这样一条规律:当党壮大到一定程度时,党在少年时期不得不采取的那些行动本身,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党内自由交换意见的原则。包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讨和对领导的批评。1892年恩格斯建议创办专门的党内争论刊物。
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实行道义影响的原则。不是行政命令,而是思想上的指导或引导。
党内思想斗争公开的原则。
(一)党报的性质
党报是工人政党力量的象征和标志 党的武器,党的阵地,“政治中心”,“组织中心” 重视掌握党的报刊
(二)党报的使命
1. 阐释党的政治纲领。党报编辑要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而怎样干预政治和干预到什么程度,依照情况变化而定,讲究正确的策略,讲究战术。
2. 监督党的领导。利用党的报刊对党的领导人进行公开监督和公开批评。
三个理由:党有力量经受公开批评,足以用自己的力量通过批评纠正错误;群众有能力开展批评;党员的民主权利。
四个原则:公正和坦率;不能违背党的道德、党的纲领和党的既定策略;不要使敌人获得“窥视内幕”的机会;注意区分个别领导人的错误和整个党的错误。
3.用科学原理武装工人
必须确保理论宣传的科学性。 实事求是,联系实际。 特别注重杂志的优势,办好理论刊物。
(三)党报业务指导思想
更多依靠工人办好党的报刊,组织培养工人通讯员,设立工人发行网。
让工人执掌钱袋,由工人集资办党报。
党报报刊要满足读者的需要。
(四)党报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
党报工作者应有铁的纪律,按党的纪律和规定工作。
在工作方法上,最主要的是掌握调查研究、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报工作者应该一心一意为着无产阶级利益,不能把眼光盯在个人私利上,不能把革命变为摇钱树。
党报工作者不能“阉割语言”,不要拘泥于现代语法,不必搞学究式的语句重新排列,否则,会使叙述失去鲜明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