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包括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会计准则体系。适用于备考初会。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超详思维导图,包括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发展历程
原因: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1.古代会计阶段
原始社会 结绳记事
西周时期 司会
唐宋时期 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 龙门账 我国最早的复式记账法
清末 天地合账
2.近代会计阶段
卢卡·帕乔利 簿记论 近代会计开端
3.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传统会计分为两类
一类是为外部提供会计信息服务为主的“财务会计”
一类是以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的“管理会计”
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传统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支,以及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
(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经济:无数交易的总和
单位经济活动:一家单位发生的交易的总和
(三)会计的基本特征
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C.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D.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E.会计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监督检查方法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活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 资金是会计主体进行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的前提
2.资金活动是指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3.资金运动状态
(1)资金的投入
(2)资金的运动
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 二)会计目标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 一) 会计核算(反映)职能
首要职能
四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三项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
(二) 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设置会计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算
编制会计报表
(二)会计循环
第三节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假设。
A.会计主体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范围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ABCD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事项的记账基础,是确认会计主体收入、费用的标准
权责发生制 又称应付制、应计制,是指以权责发生时为基础确定本期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而不是以款项实际收付作为记账基础(即认钱不认人)
收付实现制 又称现金收复制、现金制,是指会计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认钱不认事)
第四节 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纵向可比、横向可比)、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准则的构成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1.财务报告目标2.会计基本假设 3.会计基础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 6.财务报告
具体准则
我国现行企业具体会及准则:1.会计要素类准则 2.特殊业务类准则 3.金融工具类准则 4.特殊行业类准则 5.财务报告类准则 6.计量类准则 7.过渡性要求准则
应用指南
解释公告
小企业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无语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