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单元历史思维导图
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发展到礼器,成为了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地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商周的更替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王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桀统治残暴,伤害百姓,引起百姓反抗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汤建立商朝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 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
商纣王实施暴政
周
公园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园前841年,周厉王引起“国人暴动”
周幽王朝政腐败
公园前771年,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实行分封制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发展到礼器, 成为了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地位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泥范铸造法,铜、锡、铅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甲骨文
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动荡的春秋时期
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转型
分封制使诸侯具有独立性
王室衰微(周王室是名义上的共主)
诸侯竞相争霸
诸侯争霸促进地区统一,利于经济发展,但给人民带来灾害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扩充军队,力图扩展疆域
战争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 持续时间长,交战区域广,伤亡大
商鞅变法(秦国) 推行了一系列政策, 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
政治
确立县制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
都江堰
分为鱼嘴,宝瓶和飞沙堰
堤防,分洪,排沙,控流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被称为“天府之国”
百家争鸣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仁”
政治上:以德治国,反对苟政
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
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老子
朴素辩证法思想: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老子》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要求人们互利互爱,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提倡节俭
法家
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以使臣民慑服
代表人物: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百家争鸣: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