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4.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5.诫子书——诸葛亮。
这是一个关于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如秋天的怀念,本文讲述一位虽病重在身,却仍然体贴入微的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的活下去,并在临终前还牵挂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愧疚悔恨之情。
作者: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人生之舟
12.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写作时间:1939年12月21日
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代表作品:《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
叙述的事件
白求恩同志来到中国的经历
评价
他对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
主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吊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相关背景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共产,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去。
背诵第四自然段
13.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作者: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有《强力友人》、《屋顶上的轻骑兵》、《种树的人》、《面包师的老婆》、《Les cavaliers de l'orage》、《追捕》、《收获》、《安吉儿》、《L'eau vive》等
概述事件
本文讲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一位50多岁丧亲的牧羊人去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37年如一日的在那里种树,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的故事。
结构
本篇文章运用第一人称叙事
①推动情节发展、②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③突出刻画人物形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作者: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悬崖上的一课》。
标题的含义
表面上是指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走向了悬崖,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为零,化难为易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本文的主旨句
要着眼前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15.诫子书 ——诸葛亮
作者: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词类活用
非学无以广才 广:使动,使……广
非至无以成学 成:使动,使……成
多不接世 多:形作名,多数人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行作明,高远的目标
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学(静)正面论证
劝诫惜时,有所为
修身(躁)反面论证
标注
中心论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