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这是一篇关于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实质:是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的跨境转移、制度保障:《巴塞尔公约》、我国应对措施等。
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知识框架梳理,介绍了基础知识,其中化石形成过程=硬体+尽快掩埋+石化作用。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 第一章第一节了解区域,掌握区域的特征和分类,通过案例可以分析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圈层结构, 了解地震及其基本构成,掌握地震波的特征,区分地球的圈层和圈层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污染物跨境转移
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技术、信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日趋频繁。一些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不再只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行政管辖范围内,而是逐渐演化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补充:污染物
定义:指进入环境后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物质。
分类
来源
自然来源污染物
人为来源污染物
污染物污染的环境
大气污染物
水体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室内污染物
形态分
气体污染物
液体污染物
固体废弃物
性质分
物理污染物
化学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
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将本国产生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嫁给他国,从而少承担或不承担环境损害和环境治理责任的社会行为。
形式
自然:通过河流,海洋、大气中的介质进行转移
酸雨(大气,水)
海上石油泄漏(洋流)
跨境河流的水污染(河流)
人为
污染物的直接出口
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
污染行业的输出等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根本原因: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主要趋势: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
影响:
输出国
减少了输出国的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
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
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
输入国
使污染接受国的环境安全
公众健康受损
知识拓展: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定义: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特点
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
案例
①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
②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引起海洋污染
影响
A.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和人员伤亡
B.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C.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知识总结: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分析思路
自然原因
(1)盛行风。全球性的盛行风主要包括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信风;季风气候区的盛行风是冬季风、夏季风。
(2)洋流。海洋中的污染物随洋流漂浮、扩散,分析扩散方向,关键是抓住洋流等分布规律,即北半球中高纬洋流圈、北半球中低纬洋流圈、南半球中低纬洋流圈、印度洋季风洋流圈。
(3)水循环。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方式,实现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人为原因
(1)产业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重了转入地的环境污染。
(2)污染物的非法贩卖。通过非法贩卖、偷运洋垃圾、废弃物、污染物等手段,实现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知识拓展:
大气污染程度大小的相关因素
(1)污染源。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大气污染程度越重。
(2)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狭管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低洼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3)天气 ①风力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程度轻;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程度重。 ②雨雪天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大气污染程度低;干燥天气,大气污染程度往往较高。 ③逆温天气,空气流动性差,大气污染程度高;非逆温天气,空气对流旺盛,大气污染程度低。
水体污染程度大小的相关因素
(1)污染源。污染源掉放的污染物越多,水体污染程度越重。
(2)水量多少。 水量多,自净能力强且单位水体的污染物浓度低,水体污染程度轻,反之,水体污染程度重。
(3)水体的流动性。 水体流动速度快,污染物容易扩散,不易沉降,水体污染程度轻,但污染范围会扩大。 反之,流动速度慢,水体污染程度重。
(4)水体的开放性。 水体开放,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水体污染程度轻; 水体封闭度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水体污染程度重。
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实质:是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的跨境转移。
制度保障:《巴塞尔公约》
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措施: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②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我国应对措施
法律: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
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
行政(公众参与):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保权
环境保准: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贸易: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知识拓展:洋垃圾
定义: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
洋垃圾出口的原因:
①减轻本国的环境污染
②节省大量垃圾处理费
③获得可观的贸易收入
洋垃圾入境的危害:
①洋垃圾堆积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②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加大环境压力;
③部分洋垃圾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
④回收加工洋垃圾制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⑤低价销售的洋垃圾制成的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措施
①加强海关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洋垃圾入境;
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
③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
④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管治理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