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化学一:铁及其化合物(1)
高一必修一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思维导图,包括:铁的单质、铁的性质、铁的氧化物、稳定性非氧化性酸反应等内容。
编辑于2022-12-27 23:55:51 江西1.铁及其化合物
1. 一:铁的单质
1. 铁元素含量在地壳中排第四(养闺女铁)
2. 存在形态:铁元素主要是以+2.+3价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 但在自然界中也是有铁单质的
2. 二:铁的性质
2.1. 物理性质:色(银白色)态(固体)点(熔点1535℃、沸点2750℃) 性(1.金属共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2.特性:能被磁体吸引)
2.2. 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 (常温):在潮湿的空气中Fe被腐蚀成铁锈(Fe2O3)
2. 在O2中点燃:3Fe+2O2=<点燃> = Fe3O4 现象: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3. 与Cl2反应:2Fe+3Cl2=<加热>= 2FeCl3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红棕色烟
4. 与S反应:Fe+S=<加热>= FeS
5. 与i2反应:生成Fei2
6. 与Br2反应:生成FeBr3
2.3. ②与水反应
2.3.1. 3Fe+4H2O(g)=<高温> Fe3O4+4H2(爆鸣声) 注:在此H2O是水蒸气
2.4. ③与非氧化性酸(HCl和稀H2SO4)、氧化性酸反应
2.4.1. 与非氧化性酸:Fe+2H+==Fe2+ +H2↑
2.4.2. 与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反应: 反应后还原产物分别为SO2、NO2、No 注:常温下Fe遇浓H2SO4和浓HNO3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2.5.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实质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2.5.1. 与CuSO4反应:Fe+Cu2+=Fe2+ +Cu
2.5.2. 与FeCl3溶液反应:Fe+2FeCl3=3FeCl2
3. 三: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
3.1. ①FeO ②Fe2O3 ③Fe3O4
3.1.1. ①黑色固体 +2
3.1.2. ②红棕色固体 +3 铁红
3.1.3. ③黑色固体 +2 +3 +3 磁性氧化铁
3.2. 溶解性:都不溶于水
4. (1)稳定性
4.1. Fe2O3和Fe3O4较稳定
4.2. 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可转化为Fe3O4 6FeO+O2=<加热>=2Fe3O4
5. (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5.1. FeO和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都能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它们与盐酸反应:FeO+2H+==Fe+ +H2O Fe2O3+6H+==2Fe3+ +3H2O
6. 用途: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的原料
7. 三:铁的氢氧化物
7.1. Fe(OH)2: ′FeSO4+NaOH==Na2SO4+Fe(OH)2 Fe2+ +2OH- =)=Fe(OH)2↓
7.1.1. 白色絮状沉淀
7.1.2. 在空气中迅速被O2氧化,转化为Fe(OH)3 :4Fe(OH)2 +O2 +2H2O==4Fe(OH)3
7.1.2.1. 白色沉淀迅速 ↓ 灰绿色沉淀 ↓ 红褐色沉淀
7.1.3. 与稀盐酸反应:Fe(OH)2 +2H+ ==Fe2+ +2H2O
7.1.4. 加热(隔绝O2):Fe(OH)2 =<加热>=FeO+H2O
7.2. Fe(OH)3: FeCl3+NaOH==NaCl+Fe(OH)3↓ Fe3+ +3OH-==Fe(OH)3↓
7.2.1. 红褐色沉淀
7.2.2. 加热易分解:2Fe(OH)3=<加热>=Fe2O3 +3H2O
7.2.3. 与稀盐酸反应:Fe(OH)3 +3H+ ==Fe3+ +3H2O
8. 四:铁盐和亚铁盐
8.1. ①Fe3+和Fe2+的检验
8.1.1. <可逆反应> :Fe3+ +3SCN-<无色> ==Fe(SCN)3<红色> Fe3+ ﹌﹌﹌
8.1.2. Fe2+也与KSCN反应,溶液无变化(说明没有Fe3+); 然后再与氯水反应,溶液变红色
8.2. Fe2+和Fe3+之间的转化
8.2.1. Fe2+与较强氧化剂(Cl2、HNO3、KMnO4等)反应转化为Fe3+
8.2.2. Fe3+与较强还原剂(Fe、Cu等)反应转化为Fe2+
8.2.3. “归中反应”——FeCl3溶液与Fe反应: 3Fe3+ +Fe==3Fe2+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材料 1.铁及其化合物
1.铁及其化合物
1. 一:铁的单质
1. 铁元素含量在地壳中排第四(养闺女铁)
2. 存在形态:铁元素主要是以+2.+3价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 但在自然界中也是有铁单质的
2. 二:铁的性质
2.1. 物理性质:色(银白色)态(固体)点(熔点1535℃、沸点2750℃) 性(1.金属共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2.特性:能被磁体吸引)
2.2. 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 (常温):在潮湿的空气中Fe被腐蚀成铁锈(Fe2O3)
2. 在O2中点燃:3Fe+2O2=<点燃> = Fe3O4 现象: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3. 与Cl2反应:2Fe+3Cl2=<加热>= 2FeCl3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红棕色烟
4. 与S反应:Fe+S=<加热>= FeS
5. 与i2反应:生成Fei2
6. 与Br2反应:生成FeBr3
2.3. ②与水反应
2.3.1. 3Fe+4H2O(g)=<高温> Fe3O4+4H2(爆鸣声) 注:在此H2O是水蒸气
2.4. ③与非氧化性酸(HCl和稀H2SO4)、氧化性酸反应
2.4.1. 与非氧化性酸:Fe+2H+==Fe2+ +H2↑
2.4.2. 与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反应: 反应后还原产物分别为SO2、NO2、No 注:常温下Fe遇浓H2SO4和浓HNO3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2.5.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实质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2.5.1. 与CuSO4反应:Fe+Cu2+=Fe2+ +Cu
2.5.2. 与FeCl3溶液反应:Fe+2FeCl3=3FeCl2
3. 三: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
3.1. ①FeO ②Fe2O3 ③Fe3O4
3.1.1. ①黑色固体 +2
3.1.2. ②红棕色固体 +3 铁红
3.1.3. ③黑色固体 +2 +3 +3 磁性氧化铁
3.2. 溶解性:都不溶于水
4. (1)稳定性
4.1. Fe2O3和Fe3O4较稳定
4.2. 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可转化为Fe3O4 6FeO+O2=<加热>=2Fe3O4
5. (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5.1. FeO和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都能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它们与盐酸反应:FeO+2H+==Fe+ +H2O Fe2O3+6H+==2Fe3+ +3H2O
6. 用途: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的原料
7. 三:铁的氢氧化物
7.1. Fe(OH)2: ′FeSO4+NaOH==Na2SO4+Fe(OH)2 Fe2+ +2OH- =)=Fe(OH)2↓
7.1.1. 白色絮状沉淀
7.1.2. 在空气中迅速被O2氧化,转化为Fe(OH)3 :4Fe(OH)2 +O2 +2H2O==4Fe(OH)3
7.1.2.1. 白色沉淀迅速 ↓ 灰绿色沉淀 ↓ 红褐色沉淀
7.1.3. 与稀盐酸反应:Fe(OH)2 +2H+ ==Fe2+ +2H2O
7.1.4. 加热(隔绝O2):Fe(OH)2 =<加热>=FeO+H2O
7.2. Fe(OH)3: FeCl3+NaOH==NaCl+Fe(OH)3↓ Fe3+ +3OH-==Fe(OH)3↓
7.2.1. 红褐色沉淀
7.2.2. 加热易分解:2Fe(OH)3=<加热>=Fe2O3 +3H2O
7.2.3. 与稀盐酸反应:Fe(OH)3 +3H+ ==Fe3+ +3H2O
8. 四:铁盐和亚铁盐
8.1. ①Fe3+和Fe2+的检验
8.1.1. <可逆反应> :Fe3+ +3SCN-<无色> ==Fe(SCN)3<红色> Fe3+ ﹌﹌﹌
8.1.2. Fe2+也与KSCN反应,溶液无变化(说明没有Fe3+); 然后再与氯水反应,溶液变红色
8.2. Fe2+和Fe3+之间的转化
8.2.1. Fe2+与较强氧化剂(Cl2、HNO3、KMnO4等)反应转化为Fe3+
8.2.2. Fe3+与较强还原剂(Fe、Cu等)反应转化为Fe2+
8.2.3. “归中反应”——FeCl3溶液与Fe反应: 3Fe3+ +Fe==3Fe2+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材料 1.铁及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