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大危机和二战
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知识点总结。详细的总结了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二战的时间,过程,性质,胜利的根本原因,影响因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经济大危机和二战
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
标志:1929年10月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原因
直接原因: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资活动
根本原因:贫富差距增大,购买能力不足与生产过剩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内容
金融:《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
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工业部门企业活动;《全国劳工关系法》一定范围维护工人合法权利
农业:《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以工代赈”: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社会:《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影响
积极: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增强美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美国人民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消极: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意大利
背景: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
时间:1922,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特征: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领土扩张
德国(二战欧洲策源地)
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德国
人物:希特勒
时间: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结果: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的形成
措施:
思想:利用“国会纵火案”解散工会,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撕毁《凡尔赛条约》
日本(二战亚洲策源地)
背景:日本觊觎中国已久,经济大危机日本受重创
核心:军部
过程: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拉开序幕)占领东北三省,复制“满洲国”,经一部蚕食华北地区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结果: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二战
时间: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
过程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爆发)
1940年,德国攻挪丹,降荷比,败法国,英国人民坚持战斗
1941年
6月,突袭苏联
10月,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胜(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达最大规模)
1942年
1月,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
1943年
2月,德国向苏联投降
7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陷入东西两战场夹击之中)
1945年
2月,雅尔塔会议
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性质: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各国人民相互支持
影响:彻底粉碎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