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上历史
七上历史: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
七上历史的概况: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西周:公元前1046年,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这是一个关于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思维导图,详细的总结了负数,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鸽巢问题(抽屉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七上历史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
距今时间:约70万一20万年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特征: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地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懂得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原始农耕生活
南方:河姆渡居民
所处流域:长江流域
距今时间:约7000年
发现地点:浙江余姚
生活特征: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陶器和玉器
住房:干栏式房屋
北方:半坡居民
所处流域:黄河流域
距今时间:约6000年
发现地点:陕西西安
生活特征:种植栗,使用磨制石器,使用彩陶
住房: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远古的传说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皇帝
禅让制
人物:尧舜禹
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大禹治水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商周的更替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盘庚迁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牧野决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分封制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近远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等,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意义: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弊端: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司母戊鼎,利簋
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春秋争霸
霸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作用:促进民族交融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社会变革:商鞅变法
概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性质:地主阶级改革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生产工具变革:牛耕和铁制农具的推广
水利工程:都江堰(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仁,孟子仁政,荀子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庄子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子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朝
秦始皇
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我国历史上第1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巩固措施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军事: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文化:统一文字
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
秦末农民起义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巨鹿之战,推翻秦朝的统治
汉朝
西汉
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推行的结果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政治:颁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经济: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相互了解与往来
设置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东汉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科技与文化
科技: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
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东汉的华佗发明麻沸散
史学:西汉的司马迁著有《史记》
宗教: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击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击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形成:229年,魏国,蜀汉,吴国
与台湾来往:230年,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统一:280年,西晋统一全国
衰落:八王之乱
影响:人口南迁
五胡内迁:促进民族交融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兴亡: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宋,齐,梁,陈
江南地区开发
原因:人口南迁,南方比较安定等
表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肥水之战: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争,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巩固北魏的统治
迁都:洛阳
内容: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婚姻
作用: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农学:贾思勰及《齐民要术》
数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书法: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绘画: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为《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