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17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是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东周瓦解,群雄逐鹿,战事不断,诸侯兼并,弱肉强食,异常险恶的局势,使各诸侯国常常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强者并非总是强者,弱者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变法成为强者。而秦国的崛起尤其出人意料,这是一个由弱变强的奇迹。
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你知道的肯定是他诗文写得好。但有件事你八成不知道,他曾经主张过焚毁书籍。这就有点奇怪了,身为儒家士大夫,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了千年的事肯定是知道的,欧阳修怎么敢提出焚书的主意呢?
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影院包场服务流程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我不是药神》电影影评导图
漫威观影顺序
电影名词
漫威
中国电影发展史
看这!2018年豆瓣电影排名
纪录片推荐
《小鬼当家2》读书笔记
商鞅变法
第一次 变法
变法困难
公元前356年,开始第一次变法
变法前,商鞅就面临着甘龙和杜挚代表的旧贵族的坚决反对。
为了使秦国迅速强大,商鞅将举国之力集中到农业和军事上,实行农战结合的战略。
徙木立信
商鞅让官吏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斤黄金,改革大戏就此拉开大幕。
爵制改革
规定为二十等级,重新制定爵位的获取、升降、继承等原则,以军功为赏爵唯一根据,打破原有的贵族社会。
庶民:我也能通过努力获得
名田制
庶民以上均可根据身份占有数量不同的土地
土地可以继承,土地占有权扩展至普通的农民
允许通过开荒、转让、买卖等方式,自行获得限额内的土地。
户口税
实行小家庭制,规定一家一子承嗣,其余儿子婚后须单独立户,否则加倍征收户税,使得五口之家的小家庭成为中国家庭的基本模式。
严法治国
轻罪重罚,严刑峻法,严禁私斗
刑上大夫
太子驷触犯新法,将太子的两位师傅实施黥刑和劓刑以惩罚他们教导不力。
连坐制,一人犯法,亲属、邻里、上下级必须检举揭发,否则要被一同治罪。
第二次 变法
郡县制
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聚等自然部落编制在一起,设置地方行政组织:县,全国共设31个县,县设县令,掌管一县行政,县慰掌管军事。
使地方权力高度集中于秦国中央,奠定了历朝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格局和历史基础。
统一 度量衡
绩效考核
对官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俸䘵降级;考核评优,待遇提高。
秦国强大
击溃魏军,夺回河西失地
秦军有非常先进的军事制度,征兵制度,先进的武器系统,百战百胜。
商鞅之死
公元前338年,孝公年老病逝,太子驷继位,号惠文王。倒商势力联名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拘捕商鞅。
当时商鞅开始逃,逃到关下的时候,他想要留宿,结果店主让他拿出他的符篆来,他没有,店主就不敢收留他,说商君有令,如果留宿没有符篆的人,会被判处刑罚,而且家人也会连坐。
商鞅:没想到我自己制定的法律, 居然把我自己陷于这样的一个境地。
商鞅在逃亡的路上被秦军杀死,惠文王命人将商鞅的尸体运至咸阳,施行了最残酷的刑罚-车裂。
秦
国
崛
起
秦国发展
蛮夷之国
公元前9世纪末,赢姓族长非子因擅长养马得到周孝王的重用,封为附庸,在秦地造城邑,从此称作秦。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赐予陕西岐山至丰水之间的土地,跻身东周诸侯之列。
此时的秦国封地实际处在游牧民族西戎的控制下
秦国经过几代人的浴血奋战,才夺回这块土地
艰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秦人崇武尚勇的个性
中原各国长期视秦为蛮夷之国
秦穆公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知人善用,将秦国疆域东扩至黄河以西。还将西戎使臣由余招至麾下,大败西戎。
秦穆公去世后的三百年里,秦国陷入了一系列的混乱之中,经历了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代乱政,国力衰弱。
一个国家的真正强盛不能仅靠一个强势的君主,要想彻底摆脱落后的局面,秦国更需要先进的制度和法律。
商鞅入秦
求贤令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登上君位,颁布了一道求贤令
三面试
商鞅,原名公孙鞅,出身卫国贵族,也被称为卫鞅,后因秦孝公将商邑封给他,才被称为商鞅。
商鞅见到秦孝公后,先说以帝道、王道,即实行仁政,以德化民,务实的孝公并不感兴趣。
商鞅最后讲述以霸道为核心的强国之术,顿时深深吸引了孝公,商鞅为他描绘了一幅令人振奋的变法蓝图,孝公为此深深折服。
商鞅:嘿嘿,终于把脉把对了
正是这种世间难得的君臣之间的相知和默契,成就了奠定秦统一的改革。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7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