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维导图,包括危机与应对、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拓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危机与应对
经济大危机
时间:1929-1933
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影响:给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危机
罗斯福新政
特点、手段:采用国家干预经济
目的:消除经济大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时间:1933-1939
内容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美国工业恢复,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改善 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局限性:没有改变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拓张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
背景:一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
建立时间:1922
统治
对内独裁
对外拓张
德国法西斯政权
背景: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1933 希特勒上台
欧洲策源地形成
暴行:国会纵火案,迫害犹太人
日本法西斯政权
建立:1936,广田弘毅上台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影响:亚洲策源地形成
暴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面爆发以及主要战场
序幕:1937七七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全面爆发:1939 德军以闪电战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 1941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2-走向联合-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194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的转折点
1944-走向胜利-诺曼底登录-开辟了二战的第二战场
1945-攻克柏林-德国投降-1945.8.15.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的结束
雅尔塔会议
1945-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影响:1.重申了雅尔塔精神2.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评价:加速胜利 大国强权
意义以及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政权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3.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 4.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5.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