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文必修中–第二单元
这是一个关于语文必修中–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包括:写作特点、人物角度、语言角度、选材角度、技巧角度、主题、病句、八大类型。
编辑于2023-01-14 01:42:58 山东省必修中–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
写作特点
《纪念刘和珍君》
在爱与恨交织的情感脉络中,文章呈现出生动的记叙、精辟的议论和深挚的抒情三者水乳交融的艺术风格。 1.文章在记叙刘和珍的事迹时,没有面面俱到地铺写,而是以片断式的白描,围绕自己与刘和珍的相识、交往,以点带面、勾勒出爱国青年的生平,再进一步叙述其遇害的经过,形成一种波澜起伏、生动感人的叙述效果。例如,“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表明刘和珍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说明她追求真理、自强上进,这就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刘和珍勇毅奋斗、壮烈牺牲的思想基础。再如,“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这与她遇害时,子弹“从背部人,斜穿心肺”,“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等构成了强烈对比,一边是温暖、美好的、有生命气息的年轻女性形象,另一边则是被屠戮的身体、冰冷的尸骸,二者构成暖与冷、美与丑、生与死的强烈反差,让人在震撼中悲恸不已。 2.文章议论精辟,充满力量感和哲理性。作者善干运用反复、反语、比喻等手法,增强议论的表达效果。例如“真的猛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突出了“真的猛士”英勇奋进、无所畏惧的特点,同时整齐的节奏感增强了表现力,使人读来印象深刻。再如“中国军人的屡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以辛辣的反语讽刺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欺凌屠戮爱国民众的暴行,鞭挞了他们的卑劣无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用“煤的形成”作比,形象阐明了革命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深刻道理。同时,这些议论都有鲁迅式的深刻与敏锐,富有哲理性。“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由惨象和流言而生发悲哀之情,更由此思考“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以“不在......就在.....”的选择句式,高敲响了民族存亡的警钟,呼唤着革命的到来。 3.文章充满爱与恨、悲与愤的交织,抒情诚挚。全文共七节,内容各有侧重,但都贯穿着一条爱恨交织的感情线索。在文章缘起部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奠定了感情的基础;在“记念”的主体部分,悲愤之情与叙述、议论交融,
《为了忘却说纪念》
在爱与恨交织的情感脉络中,文章呈现出生动的记叙、精辟的议论和深挚的抒情三者水乳交融的艺术风格。 1.文章在记叙刘和珍的事迹时,没有面面俱到地铺写,而是以片断式的白描,围绕自己与刘和珍的相识、交往,以点带面、勾勒出爱国青年的生平,再进一步叙述其遇害的经过,形成一种波澜起伏、生动感人的叙述效果。例如,“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表明刘和珍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说明她追求真理、自强上进,这就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刘和珍勇毅奋斗、壮烈牺牲的思想基础。再如,“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这与她遇害时,子弹“从背部人,斜穿心肺”,“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等构成了强烈对比,一边是温暖、美好的、有生命气息的年轻女性形象,另一边则是被屠戮的身体、冰冷的尸骸,二者构成暖与冷、美与丑、生与死的强烈反差,让人在震撼中悲恸不已。 2.文章议论精辟,充满力量感和哲理性。作者善于运用反复、反语、比喻等手法,增强议论的表达效果。例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突出了“真的猛士”英勇奋进、无所畏惧的特点,同时整齐的节奏感增强了表现力,使人读来印象深刻。再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以辛辣的反语讽刺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欺凌屠戮爱国民众的暴行,鞭挞了他们的卑劣无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用“煤的形成”作比,形象阐明了革命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深刻道理。同时,这些议论都有鲁迅式的深刻与敏锐,富有哲理性。“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由惨象和流言而生发悲哀之情,更由此思考“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以“不在.....就在.....”的选择句式,高敲响了民族存亡的警钟,呼唤着革命的到来。 3.文章充满爱与恨、悲与愤的交织,抒情诚挚。全文共七节,内容各有侧重,但都贯穿着一条爱恨交织的感情线索。在文章缘起部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奠定了感情的基础;在“记念”的主体部分,悲愤之情与叙述、议论交融,汹涌澎湃;在总结请愿意义部分,情感升念刘和珍君”寄托无尽的哀思。悲与华为对革命女性的赞叹,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愤交织下的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沉痛的悼文,更是一篇战斗的檄文,吹响了“真的猛士”奋然前行的号角。
《包身工》
1.选材的特点:点面结合 ①“面”上的描写,主要是人物的群体描写。 ②“点”上的描写,主要是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 2.从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 ①选择典型细节 ②选择典型人物 ③选择典型场面 ④选择典型数据 3.语言生动,显示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①运用对比 ②运用比喻 ③运用反问
人物角度
《荷花淀》
1.用写意的手法,只求神似,不求形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自然自在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发掘人物的情操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她们是那么平凡,作家的笔又是那么漫不经意,没有描写她们的相貌,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介绍。她们勤劳、淳朴,识大体,明大义。民族解放的使命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统一在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上;而崇高的民族气节,则与她们对丈夫的爱情水乳交融。这实际上也是孙犁作品所要反映的那个伟大时代的风貌。 (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 2.用简单朴素的对话,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如“夫妻话别”、“探夫”前的对话等,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和性格。 3.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水生嫂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农村妇女形象。 又如:丢菱角、丢纸盒等细节描写非常符合人物当时的身份、情绪、性格、品质。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自然、富有情趣,更体现出这群善良、勤劳、英雄的白洋淀儿女的人格之美、爱情之美。
《小二黑结婚》
1.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刻画。如小二黑的光明正大、勇敢坚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场面表现的。例如,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区长问小二黑是否愿意和童养媳结婚时,小二黑坚决地说:“不愿意!”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一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也是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不愿意!我知道人家是谁?”两人最终在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迎来了幸福。 2.通过行动写人。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写人。如作者用“不宜栽种”的故事表现二诸葛的性格;用“米烂了”的故事来表现三仙姑的弄虚作假。二诸葛反对小二黑和小芹结婚的原因是两人的命相不对,小二黑则完全不信这一套。在之前的情节中,也写到小二黑原先也跟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青年队长。小芹也对她母亲的装神弄鬼行为不予理睬。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4.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粗线条勾勒人物,善于根据人物的特点通过简练精到的描述来突出人物性格中最鲜明的方面;烘托手法,旁人的语言和动作体现小二黑和小芹的美。
《党费》
1.通过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典型人物生活在典型环境之中,典型环境是人物生活、斗争、成长的场所,离开了典型环境,人物就像离开水的鱼,没有生存能力。在小说中,作者这样展示环境:黑沉沉的,无声无息,“活像个乱葬岗子”,阴森可怖。这时,作者描写“白鬼”在有气无力地喊叫,打破了寂静,反而加重了环境的狰狞和阴沉。这种对一个村庄的描写,也是当时血雨腥风的社会现实的写照,用以突出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作者还通过“我”的眼睛,描述了黄新的家:一间泥糊的窝棚,北墙根是个稻草铺成的地铺,上面一堆烂棉套子,墙角是个黑乎乎的砂罐,阁楼上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甘蔗梢——简陋杂乱,根本不像一个家。作者把人物置 于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反衬出她不顾自己,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的革命斗志和坦荡襟怀,突出她为了“把红旗再打起来”而作出牺牲的崇高品质。 2.通过绘形传神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的的特征。文中写“我”第二次来到黄新家,丛破门口看到她家的情形时,有很感人的细节描写:有气无力的孩子倚在妈妈身上,妈妈正忙着装咸菜,轻易见不着油盐的小孩受不了饥饿的折屎磨,忍不住用指头蘸盐水,放在口里吮着,并抓了一根腌豆角往口里填,黄新“瞅了瞅孩子,又眼秋了瞅箩筐里的菜”,然后夺过那根菜,孩子哇地哭了。天下哪有不疼爱孩子的母亲呢?黄新”瞅了瞅孩子”这个动作,体现出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孩子多么可怜,瘦骨嶙峋,正需要营养,正让人心疼;但是“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一同志们在山上很艰苦,正等着这些给养,好去打败敌人。于是,她狠心地夺过了菜。这个看似没有人情味的动作,饱含的却是对党和人民深深的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大爱。通过这个细节,黄新这个人物的形象立体鲜明起来,也为她在后文选择为革命献身作了不可缺少的铺垫。黄新牺牲前,“我”要跑,她却命令“我”躲在阁楼上,把孩子托付给“我”总之,她决计承担一切后果,也要换同志的安全。然后,叮嘱“我”撤退的路线,嘱托“我”把咸菜带走,把孩子带上山,特别是那个嘱托孩子、一语双关的细节-“孩子,好好地听妈如妈的话啊”,感人肺腑,一个细心又温情、果敢又刚强、慈爱又忠诚的母亲、革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3.通过一些列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为了党,你得活着!”“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语言角度
《荷花淀》
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体现了鲜明的“荷花淀派”风格。 一般战争小说多善于描写一些血腥的场面,以达到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效果。但是《荷花淀》却另辟蹊径,用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白洋淀地区如画的风景、质朴的人情,刻画了一群勤劳、勇敢、明义、多情的劳动妇女形象,叙写了一次抗日军民歼灭日寇的战斗,这些都写得生动、清新、含蓄、隽永,读来蕴味无穷,它融小说、散文、诗歌为一体,具有散文诗式的独特小说风格,是一篇纯美的诗体小说。如作品开始描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的场景,作者用“雪地“云彩”比喻水生嫂编成的大片苇席,又抓住薄雾、清风、荷香这样富有水乡特征的事物,寥寥数语就点染出荷花淀的风貌。这样优美的语言、优美的景色与主人公萦绕心头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
《小二黑结婚》
1.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烈,具有典型的“山药蛋派”特点。作者的描写对象是山西农村的劳动人民,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叙述语言也独具风风格朴素平实又生动幽默。作者以劳动人民的口语为基本成分,又吸收了说书人口中一些有生命命力的活的词语,提炼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精粹的文学语言。比始写二诸竟面对小二和大小芹被带走的困境,他一会儿说“2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 一会儿又念叨“了不得呀了不不得”;区长给他做思想工作了,他还顽冥不化,不停地说著6至方请这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这些语言非常符合二诸葛这个人物 的形象分又体现了地方语言特色,展示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这样的语言特色一以贯之,到结尾部 作者这样描写小二黑和小芹由区上回来后结婚的情况:“小芹和小二黑各回各家,见老人们的脾气都有些改变,托邻居居们趁势和说和说,两位神仙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他们结婚。后来两家都准备了一,就过。过门之后,小两口都十分得意,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还是全部使用日常的话语,没有一点堆砌辞藻的痕迹就连“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也是群众在口头上经常使用的。此外,作者还吸收了通俗易懂的方言口语进入作品,这类语言同山西的民情风融合在一起,构成赵树理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2.人物对话有鲜明个性。例如二诸葛和三仙姑、虽然都是所谓“神仙”,但由于两人身份、思想性格不同对话语言也就不同了。像6/18”不宜栽种”“属猴的“命相不对”“恩典恩典”之类的话.出自农村通文黑的阴阳先生二诸葛之口,自然是很符合他的个性的;而像4“刘修德!还我闺女!你的孩子把我的闺女勾引到哪里了”之类的话,出自一个粗俗刁钻的女人三仙姑之口,是十分贴切的。
《党费》
小说语言活泼质朴,又带有地方特色,使人有一种亲切之感。小说语言多是短句,没有任何华丽修饰,接近口语,非常质朴。但是“真干得痛快”“打心眼里高兴”等语句又透着鲜活的生气,非常活泼。此外,对话具有地方特色,也给人一种亲切生动之感。
选材角度
《荷花淀》
1.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 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故事发生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作者没有描写残垣断壁、生灵涂炭的场景,也没有描写金戈铁马的厮杀,而是着意于荷花淀的旖旎风光 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既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又为人物的活动提动了典型环境。 2.构思新颖:选材别致典型、详略得当、双线结构 ①选材别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作者选取白洋淀的一隅为背景,以一群年轻妇女为主要对象,创作出一篇反映战争的小说。以白洋淀的富饶美丽表现这一片土地的美丽可爱,以水生嫂等劳动妇女的温柔多情、坚贞勇敢来表现我们民族的力量,以年轻夫妻之间的恩爱和谐表现人民生活的美好,以水生嫂们的成长揭示了抗日战争必然取得胜利的结局。巧妙的角度,丰富的意蕴,厚重的主题,是这篇小说拥有无穷魅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②详略精当。情节开展疏密相间,详略得当,富有节奏感。对一般性的情节,做粗线条的勾勒或侧面的暗示。对夫妻话别、水上探夫等典型场面则工笔细描,重点渲染;对探夫遇敌的遭遇战,作者有意淡化战斗的残酷与血腥,重点渲染战后妇女们和战士们的对话及活动;在人物形象刻画中,淡化肖像描写,而对动作、对话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重点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这种详略安排,揭示了人物和生活的美,揭示了劳动和战斗的诗意,使这篇小说有别于众多表现战争的小说,显得韵味别致悠远。 ③小说是双线结构,水生嫂们的活动是小说的主线,水生们的活动是副线。对一般性的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或侧面的暗示。对夫妻话别、遭遇战等典型场面则工笔细描,重点渲染。作者把紧张的战斗和日常生活细节糅合起来,按照生活的顺序,自然地展开故事。在动作、对话和细节中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笔墨俭省,形象传神。
《小二黑结婚》
选材:选材典型事件,选取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势力,争取婚姻自由的故 事做改编,切合实际。典型人物
《党费》
1.选择典型环境描写。通过对“黑沉沉的”“像乱葬岗子”的阴森恐怖的村庄环境描写和简陋杂乱的黄新的家的环境描写,反衬出她不顾自己,一心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2.选择典型细节描写。通过黄新不让女儿吃咸菜的典型细节,表现出她无私的大爱。通过他牺牲前的一系列安排,表现了她细心温情,果敢刚强,慈爱又忠诚的母亲、革命者形象。 3.选取典型事件(人物)。通过描写一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在敌后艰苦环境里的斗争,为了缴纳党费和掩护游击队的同志,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信仰坚定、斗争顽强、勇于牺牲的共产党员形象,赞美了她对党的忠诚,讴歌了她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
技巧角度
《荷花淀》
写意手法、细节描写
《小二黑结婚》
1.白描手法、烘托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粗线条和旁人的语言和动作来勾勒人物形象; 2.情节连贯,故事性强。赵树理汲取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和古典章回小说的长处,采用了单线条发展的手法,使得整篇小说情节连贯完整,故事性很强。故事按照时间顺序“从头说起,接上去说”,前后衔接紧凑严密读来流畅自然。
《党费》
(1)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①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感,贴近读者,让人感动,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②另一方面,“我”的受限的视角描写了与黄新的两次见面,隐去了一些枝蔓情节,又大大压缩了作品的篇幅,突出典型的场景、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③最后通过第一人称“我”为媒介,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感染、影响着读者,使读者加深了对黄新的认识。 (2)倒叙。倒叙开头,点明这是“我”在和平年代里经常会想起来的往事,甚至想起来便会“心头一热”,说明这件事有很特别的意义,制造悬念,引起继续阅读的兴趣。
主题
病句八大类型
1.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2.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3.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4.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5.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6.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 7.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8.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