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方性风
高三自然地理复习专题之地方性风,包括:山谷风、峡谷风、狭管效应、穿堂风、热带气旋、龙卷风、冰川风、焚风、干热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地方性风
山谷风
山风
夜晚山坡比山谷降温快
气流下沉气压高
冷空气沿山坡下滑
谷风
白天山坡比山谷升温快
气流上升气压低
暖空气沿山坡上升
峡谷风 狭管效应 穿堂风
注意
住宅楼的走向 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原理
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 气流加速前进形成强风
热带气旋
台风
活动范围
西北太平洋
南海
飓风
活动范围
中北太平洋
东北太平洋
大西洋
要求
风力达到12级
龙卷风
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
冰川风
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
原理
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气温相比要低得多 近冰川面的空气密度较大 冷而重的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
注意
夏季晴朗的白天,冰川表面与周围温差对比最大,冰川风最强盛。
焚风
定义
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干热风
特点
下沉增温
焚风效应
中纬度地区,山脉相对高度达到100-200米时,就可以产生焚风效应。
要是达到800-1000米以上时,焚风现象更为明显。
一般焚风持续1-3天,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气温迅速上升。
成因
由于湿空气越过山脉 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时增温 使气团变得又干又热 气团所经之地湿度明显下降 气温也会迅速升高
干热风
别称
“火风”、“热风”、“干风”
特点
高温、低湿、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
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的少雨、高温天气
布拉风
从山地或高原经低矮狭隘通道向下倾泻的寒冷而干燥的暴风
形成条件
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
适合的气压梯度
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使爬越山顶的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不多(多了就不冷了)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