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读者阅读同一拜伦或歌德的创作诗篇的反应/忧郁气质的人,乐天派对悲惨一幕的看法→由于个人头脑差异,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同→引发对主体和客体的论述
恶劣天气下观赏的美丽风景,糟糕模糊的照相机拍摄风景→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意识,活在自己的意识世界之中
舞台上不同的角色内核与表面:表面不同,但内核却相同→不同人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但其本质是差不多一样的, 这些差别是由人的本身决定的
塞万提斯意识中的唐吉诃德→构成现实的客体部分掌握在命运手中,主体部分是我们自身,本质是不变的(主旋律&变奏)
动物与人作类比: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的界限决定的限制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外在的表象都无能让他超越平庸无奇半动物性快乐范围,领略这些精神思想乐趣,首先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思想能力
歌德《西东合集》→能得到最大的幸福只取决于自身,而任何地位,财富都不可代替
歌德《古老神秘格言》→丨的好处:自身价值是绝对的,永恒的/Ⅱ、Ⅲ: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起码都有占有这些好处的可能
像蚂蚁不眠不休心勤劳作从头到晚盘算财富的人→填补精神的空虚,摆脱低级乐趣,重视自己的内在拥有
彼特罗尼乌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拥有财产,物品,名誉,声望→自身价值的体现→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帮助自己获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