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1979年11月27日), 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之一李大钊的女儿,作家。1920年夏,随全家到 北京定居。父亲牺牲后,辍学在家照顾母亲和妹 妹。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 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其兄李葆华当时 不在家,逃过一劫。1931年,李星华复学。1937年 在中法大学毕业,1940年与妹妹一起赴延安市。
这是一篇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包含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等知识点。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 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 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 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古诗三首
马诗
作者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背景
《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篇。这首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传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
意思
平沙覆盖着一片沙漠,在月光下犹如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燕山山脉连绵起伏,一弯明月高悬天空中,就像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的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在秋日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石灰吟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民权县)。 [65] 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62] 。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后巡抚河南、山西。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创作背景
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竹石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87篇诗文 ► 104条名句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作者73岁4月作《竹石图》,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杰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6年前的回忆
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1979年11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女儿,作家。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父亲牺牲后,辍学在家照顾母亲和妹妹。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其兄李葆华当时不在家,逃过一劫。1931年,李星华复学。1937年在中法大学毕业,1940年与妹妹一起赴延安市。
写作背景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写的,当时是李大钊遇难16周年。作者写此文是为记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坚持工作、不幸被捕,在法庭上与敌人英勇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经过。
问题
你对李大钊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你对你的父亲的第一印象又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
1944年九月八日,毛泽东主席在纪念张思德同志的纪念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那时抗日战争是非常艰难的,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毛泽东主席就这种形势,讲了为人民服务的真理,呼吁我们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要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要团结一致,战胜日本侵略者。1944年
如果你是主席,你会怎样做好这个位置?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董存瑞
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某部6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如果当你处在一个危险的地带,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