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大气环境概述
环境气象学第一章 大气环境概述思维导图,包括:大气的垂直结构(Atmosphere vertical structure)、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描述大气污染物的特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第一章 大气环境概述
大气的垂直结构(Atmosphere vertical structure)
①大气压和大气密度(density)
a.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海平面气压 1atm=1013hPa
c.单位换算:1hPa=100Pa=1millibar(mb)=100N*m^(−2)=100kg*m^(−1)*s^(−2)
②垂直结构
对流层(Troposphere)
a.概述: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1~13km;质量约占整个大气层的75%;在该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具有强对流(Strong convection)的特征(Motion);其组成成分有氮气、氧气、水、二氧化碳、颗粒物(particles)等;在该层,常见的天气现象有风、雾、雨、雪 等 (附加:干洁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定常→氮气、氧气、氩气 可变→二氧化碳)
b.重点关注:边界层
白天
表层(Surface Layer):厚度一般在50~300m之间;风随高度强烈变化(风切变)
对流混合层(Convective Mixed Layer):在表层之上;来自表层的热量向上传递(并获得最大加速度)(加热大气,使得暖空气上升);向下置换冷空气;由于空气向上和向下的运动,空气和污染物混合在这一层
逆温层(Inversion Layer):气温随着高度的↑而↑;抑制来自表层或混合层的热量向上传递;污染物通常被困在逆温层之下或逆温层之间;逆温层越接近地面,污染物浓度越高
夜晚
表层:气温随着高度的↑而↑(容易形成地表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排放的污染物容易聚积在此层
夜间边界层(Nocturnal Boundary Layer):白天混合层失去浮力的部分(图中表现为该层气温随高度的下降速率<白天混合层气温随高度下降的速率)
残余层(Residual layer):白天混合层的剩余部分(在夜间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平流层(Stratosphere)中间层(Stratosphere)暖层(Thermosphere)散逸层(Exosphere)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①大气污染:大气中的某些物质浓度过高且(对人/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物
定义:空气中传播的、浓度高到足以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物/毒害环境的物质。
主要大气污染物
CO(Carbon Monoxide): 无色无味(odorless)剧毒(highly toxic)气体;CO 与红细胞中的 Hb (血红蛋白)发生反应,会降低血液向体细胞和组织输送 氧气的能力,引起头痛、疲劳、嗜睡,甚至死亡 来源: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矿物燃料燃烧;大学化学反应与光解(photolysis);植物,海洋中的生物活动 沉降(Sinks):氧化成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湖泊中; 转移到冰盖、土壤中;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除去
SO2(Sulfur Dioxide):无色,有刺激性气味(irritating)的气体 来源:火山爆发;化石燃料燃烧;海盐;发电厂;矿石加工;化工产品制造;造纸厂 沉降:大气化学反应→酸雨(acid deposition);溶解在海洋、湖泊、云中;转移到冰盖、土壤中 危害(Hazard):(硫酸型)酸雨(sulfuric acid)(硫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的前体)(我国南部地区受酸雨影响很大);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危害植物、土壤、水生生物;腐蚀建筑物和金属;亚洲褐云(其主要成分)
NOx(Nitrogen Oxides):NO(无色气体,N和O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形成的)+NO2(红褐色气体,NO和O反应生成)→NOx(氮氧化物) 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发电厂;废物处理系统;闪电 危害:引起心肺问题;促进癌症扩散;形成硝酸和硝酸盐(硝酸型酸雨);生成臭氧(对流层)
O3(Ozone):无色,难闻的气味,高活性(highly reactive)气体 对流层臭氧(坏臭氧):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其主要成分);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心肺问题;降低对感冒/肺炎的抵抗力;刺激眼睛、鼻子、喉咙;导致胸口疼痛,恶心;损害植物等 <且对流层臭氧难以控制> 平流层臭氧(好臭氧):挡紫外线(保护罩) <但臭氧层空洞(Ozone depletion)> 人类活动使得对流层臭氧↑,平流层臭氧↓
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固体颗粒和液滴小而轻,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PM2.5:直径(diameter)<2.5μm;PM2.5可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有害物质中毒,胚胎发育不良 PM10:直径<10μm TSP =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总悬浮颗粒
③大气污染史
描述大气污染物的特征
①数量
a.常见表示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s)、物质的量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Mixing Ratio)
b.计算公式
c.转换关系
Notice:使用转换的公式时要注意单位鸭
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 NAAQS =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CAAQS = China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中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③AQI(Air Quality Index)
a.指标
b.计算(类似于分段函数)
c.其他
Aggregate Air Quality Index (AAQI)
ρ是一个和污染物无关的常数;之前的研究表明ρ的值在2~3之间会比较好;但最佳取值仍未确定;AAQI 考虑了所有污染物的综合影响;但是它没有明确说明污染物的接触-反应关系
Health-risk based AQI (H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