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必修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分别经历了六个阶段:战时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下图分别从含义、内容、影响来复盘整个过程,并分析了后三者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主义
1918-1921
目的
集中人力物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
取消自由贸易
普遍义务劳动制,食物配给制
影响
积极:战争条件,集中力量保证胜利
损害农民利益
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含义
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接触部分中小企业国有,私人 租让
恢复货币流通、商品交换
废除食物配给制,按劳分配
提高生产积极性,经济恢复发展,稳定政治形势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模式
20c30y
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农业集体化
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积极:开创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新型工业化模式
五年计划工业化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消极: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长期落后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挫伤农民积极性,不利于持续发展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6-1991
内容: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实质:背离科学社会主义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2
扩大国企自主权
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重工业
结果
军事实力匹敌美国
1975 后停滞
赫鲁晓夫改革
1956-1964
农: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收入
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国营农场自主权
垦荒,玉米
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央企管理权下放
启示
国情、创新、实事求是
遵循经济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宏观调控+市场调节
民生,农业,协调发展
改革
失败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