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知识思维导图,主要包括: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史前时期到南北朝时期历史时间轴,从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起,至494年北魏迁都洛阳结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探索过程:直觉➡️推测➡️实证➡️精确
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
地球仪
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形状:圆
长度: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半球的划分: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
①赤道的纬度为0度
②赤道以北称为北纬,赤道以南称为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度
③0度到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到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到90度为高纬度地区
经线
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形状:半圆
长度: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半球的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经度
①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即0度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
②从0度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度
③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度),都组成一个经线圈
④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⑤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度经线
经纬网: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回东转动的运动方式
周期:一天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地方时的差异(时差)
公转
定义:地球沿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
周期:一年
四季冷暖差异
昼长夜短变化
五带划分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
海陆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海陆分布:陆地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东半球大于西半球;任何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
概念: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名称:亚州、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分界线
①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④ 亚美分界线:白令海峡
⑤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
概念: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