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思维导图,整理了翻译推理、组合排列、日常结论、逻辑论证的内容,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编辑于2023-02-24 10:33:29 河南逻辑推理
翻译推理
特征
题干与选项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
提问方式:可以推出、不可以推出等
解题
一、先翻译(根据逻辑关联词,判断谁推谁)
二、后推理(按公式推导)
关联词
前推后的关联词
如果…那么/就/则
若/假如…变/则…
只要……就……
任何/全部/凡是/所有……都……
为了……一定/必须
……是……的充分条件
如果/若/只要/所有 引导的句子都是前→后 ……就/都…… 前→后
后推前的关联词
只有……才
不……不
除非……否则不……
变形体
除非A否则不B: B→A
除非A否则B:— B →A
exp 除非交房租,否则搬出去 即 —搬出去→交房租
除非……否则……
…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
…是…必要必不可少的条件
谁必不可少,谁在箭头后面 * 小心倒装句
…才…
“且”和“或”
A且B(两者同时成立)
等价关键词
和
既…又
不仅…而且...
...但是...
A或B(二者至少有一个成立,即3选1
等价关键词
或者
或者...或者
...和...至少一个
推理规则:否一推一,即当“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
exp1 我不会唱歌 或 我不会跳舞 假如“我不会唱歌”那么会不会跳舞呢? 答:不确定,肯定一项无法推出另一项
三种情况 我不会唱歌 我不会跳舞 我会唱歌,会跳舞
exp2 不允许同时关闭3号和4号 即 3和4至少打开一个 即 3或4 —(—3且—4)=3或4
3打开了 4打开了 3和4都打开了
要么A要么B(二者只有一个成立,2选1)
...和...只能有一个
推理规则
逆否等价 ①→②=— ②→— ①
递推关系A→B,B→ C,则 A→B→C
否一推一 或关系
摩根定律
—(A且B)=—A或—B
—(A或B)=—A且—B
推理方式
考形式是否一致
提问方式:以下哪项中的推理形式/结构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结构相同
做题技巧:不看对错,只看形式/结构是否与题目一致
组合排列
特征
题目给出两组即两组上对象
给出几组对象之间的条件/关系
考点一
排除法
题目条件为真,选项信息充分
读一句排一句
代入法
题目有真有假
带入选项验证
当遇到每个条件都只对一半的题目时 第一个条件,优先舍后半句条件是对的,前半句是错的
考点二 辅助技巧
1最大信息(条件中出现最多的词)以此作为推理起点
2符合“>”、“=”、“<”往往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
3列表格:多个对象及信息匹配(往往在3个以上)
日常结论
特征:类语言,无逻辑关联词
提问方式:由此可以/不能推出
解题思路
1不选
逻辑错误,即 逻辑推理中推不出来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2慎选
* 与原文越像,一定要回原文做对应
比较关系:比……;越来越……;更……
绝对词:一定、必须、肯定、只要就、只有才
程度:最/极大/很
范围的扩大
3优选
可能性的词汇:可能、有的、有些
警惕
五大坑王:更!最!越!首!极!
要么……要么…… 就是2选1
逻辑论证
题型
削弱题型:反对
题干提问:削弱、质疑、否定等关键词
加强提醒:赞同
题干提问:加强、支持、赞同、前提等关键词
结构
论点:观点(必然存在)
论据:支撑观点(可以无论据)
论证: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
快速定位论点论据
1典型提示词
论点提示词 重点看
因此、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克制,据此认为
论据提示词 非重点,排除法
由于、因为、鉴于、根据
论据常见形式
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
2首尾句原则(无明显关键词)
3结合提问方式:问啥找啥
exp 专家的观点
注:论点意外的内容不都是论据,也可能是废话 exp 说背景、提问题、下定义等内容可略读
加强题型
提问方式
1以下那项为真,最能加强/支持/赞同/证明,上述论断
2以下哪项为真,是上述论断成立的前提/假设/必要条件
后推前
3如果以下为真,最不能加强上述论证的是
特殊情况选1无关项,2削弱项,找出3个加强的,选剩下的
常考方式
1举例加强(30%)与解释原因(30%)
特征
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
文段的论点和论据完全对应
2论点与论据搭桥(30%)
特征
1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上述论证,优先考虑搭桥
2论点和论据存在不一致话题
搭桥方式:去同存异
3必要条件(没他不行)(10%)
特征
1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
2没有搭桥选项
常考类型:可行性分析/研究/科学报告/新发现
* 当结论是以某种假设为前提/基础, 则必要条件是哪个假设必须正确/成立/可行
4方式力度比较:论点与论据搭桥(优选)>解释原因>举例加强>类比加强
5常见错误类型
跑题:偷换概念
不明确
削弱题型
提问方式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反驳/削弱/反对,上述论断
如果以下为真,最不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
特殊情况:选加强或无关项,找出3个削弱的选项即可
加强与削弱的常考方式对比
常考方式
直接否论点和举反例(50%)
特征
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
论点、论据完全对应
易错项特征
1讨论话题不一致 不明确选项 副作用 对策类
2论点在讨论一种比较关系,选项只说其一,错的可能性较大
论点、论据拆桥
特征
论点论据不一致
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一般关注论据
论点为预测或建议时,一般关注论据
拆桥方式:去同存异
A不会影响B
A与B无必然联系
A不是影响B的唯一因素
特殊形式——补充反面论据
特征
论点论据存在不一致话题,且两话题并非唯一对应关系
拆桥方式
补充反面其他要素
exp 论点是比率,论据只是分子或分母 缺分子补分子,缺分母补分母
否定论据的题型特征
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论点为预测或建议时,一般需要关注论据
文段出现“两方掐架时,支持者与反对者观点相反“
削弱方式
论据是错的
论据无用
易错选项
无关选项一定不选(话题不一致、主体不一致、副作用)
不明确选项一般不选(没有意识到、不确定、没有数据显示)
诉诸无知
对策选项……(应该/必须/应对/需要)
类比选项一般较弱、慎选(典型特征:两者类似)要做比较
因果论证类
特征:论点中包含因果关系
……是……的原因;……导致/使得/有助于……;……增加/降低……
这是由于
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
论点:1是2的原因
因果倒置削弱:2是1的原因
exp “落后导致挨打”与“挨打后才变落后” 一般情况下, 因果关系的论点题,出现因果倒置的选项,优选
他因削弱(考的更多)(易与无关项混淆)
承认结果
同一种主题
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可能的原因 若论点是其中一种原因,则可用另一种原因进行削弱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浮动主题
常考方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