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建设工程计价原理、方法及计价依据
第二章建设工程计价原理、方法及计价依据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工程计价原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人材机消耗量的确定、工程计价信息及其应用等内容,适合一建考试。
编辑于2023-03-01 22:55:52 浙江省第二章 建设工程计价原理、 方法及计价依据
第1节 工程计价原理
工程计价的含义
工程计价结果反映了工程的货币价值
工程计价结果是投资控制的依据
工程计价结果是合同价款管理的基础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
利用函数关系对拟建项目的造价进行类比匡算
适用:没有具体的图样和工程量清单时
分部组合计价原理
适用:设计方案已经确定
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单位工程划分为分部工程:结构部位、路段长度、施工特点、施工任务 (部长特务)
分部工程划分为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材料、工序、路段长度(工长方材)
1.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项目的分解和价格的组合
分部分项工程费(或单价措施项目费)= Σ(基本构造单元工程量×相应单价)
分项工程适当分解和组合,定额项目或清单项目
项目划分:自上而下
工程组价:自下而上
2.工程计价分为工程计量和工程组价两个环节
工程计量(定额、清单):工程计量工作包括 工程项目的划分和工程量的计算
工程组价(单价、总价): 工程组价包括单价的确定和总价的计算
工程计价依据
工程计价基本程序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基本程序(建设项目总投资)
(1)每一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单元(假定建筑安装产品)的工料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 式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单价)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工程设备费 施工机具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仪器仪表台班消耗量×仪器仪表台班单价)
(2)单位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假定建筑安装产品工程量×工料单价)
(3)单位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4)单项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造价+ ∑单位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5)建设项目概预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预算造价+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如果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套单价后用(4)、(5)公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程序
两个阶段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应用
编码和单位不用根据设计图、施组、规范
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方法(建筑安装工程费)
(1)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相应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
(2)措施项目费=∑各措施项目费
(3)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
(4)单位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5)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报价
(6)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报价
子主题
工程定额体系
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合格建筑安装工程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工期天数及相关费率等的数量标准
第2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清单计价方式满足不同设计深度、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承包方式及不同管理需求下工程计价的需要”的原则(杂计理包)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范围和作用
适用范围
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财政、政府性、 国有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且国有资产投资者实际拥有控制权的项目
国家融资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国家
作用
平等的竞争条件
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需要(管理竞争水平)
有利于提高工程计价效率
有利于工程款的拨付和工程造价的最终结算
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必须载明(五项):
项目编码 (五级十二位)
一级:表示专业工程代码,两位(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二级:表示附录分类顺序码,两位(砌筑工程) 三级:表示分部工程顺序码,两位(砖砌体) 四级:表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三位(实心砖墙) 五级:表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编码 ,三位
项目名称
应按专业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的项目名称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确定。 (两方面)
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是形成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名称的基础
表达应详细、准确,如有缺陷,招标人可作补充, 并报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省级)备案
项目特征
本质特征
按各专业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附录中规定的项目特征,结合技术规范、标准图集 、施工图纸,按照工程结构、使用材质及规格或安装位置等,予以详细而准确的表述和说明
独有的特征,清单编制人视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工程内容(计算规范附录中有描述),可能发生的具体工作和操作程序。 编制清单时,通常无须描述
计量单位
当有多个计量单位,应根据项目的特征,选择最适宜表现项目特征并方便计量的单位
单位的有效位数:吨保留3为,个、项取整数
工程量
清单项目的工程量一般应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净值计算; 投标人报价时,应在单价中考虑施工中的各种损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按专业划分九大类(9个计算规范)
附录中没有的项目,编制人应作补充
补充项目的编码:计算规范的代码+B+3位阿拉伯数字, 从001起顺序编制,不得重码(9个计算规范,01、02……09)
将编制的补充项目报省级或行业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案
措施项目清单
“计算基础”中安全文明施工费可为“定额基价”(人材机)、“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定额施工机具使用费”, 其他项目可为“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定额施工机具使用费”。
44号文,安文计算基础为:定额分部分项工程费+定额中可以计量的措施项目费
按施工方案计算的措施费,若无“计算基础”和“费率”的数值,也可只填“金额”数值,但应在备注栏说明施工方案出处或计算方法
编制依据
施工现场情况、地勘水文资料、工程特点
常规施工方案
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拟定的招标文件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其他项目清单
材料(工程设备)暂估单价进入清单项目综合单价,此处不汇总
暂列金额(不一定发生)
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
变更、合同价款调整、索赔、签证
明细表由招标人填写,如不能详列,也可只列暂定金额总额, 投标人应将上述暂列金额计入投标总价中
暂估价(一定发生)
支付必然要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价格的材料、工程设备以及专业工程的金额
材料(工程设备)暂估单价及调整表由招标人填写“暂估单价”,并在备注栏说明暂估价的材料、工程设备拟用在哪些清单项目上,投标人应将上述材料、工程设备暂估价计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报价中
专业工程暂估价:综合的,包括人、材、机、管理费和利润,分不同的专业列明细表。招标人填写,投标人将此计入投标总价,按合同约定金额结算
计日工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完成发包人提出的工程合同范围以外的零星项目或工作,按合同中约定的单价计价的一种方式
零星工作一般是指合同约定之外的或者因变更而产生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相应项目的额外工作,尤其是那些时间不允许事先商定价格的额外工作
总承包服务费
总承包服务费是指总承包人为配合协调发包人进行的专业工程发包,对发包人自行采购的材料、工程设备等进行保管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竣工资料汇总整理等服务所需的费用
总结
第3节 人材机消耗量的确定
施工过程分解及工时研究
施工过程及其分类
分类: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
工序:不可分割,劳动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不变,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施工定额的主要研究对象
工作过程:工序的总合体,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不变,劳动工具可以变换,(如砌墙和勾缝,抹灰和粉刷)
综合工作过程:同时进行,施工过程的总和,(如砌砖墙:调制砂浆、运砂浆、运砖、砌墙等工作过程)
工作时间分类 (重点、考点)
目的:确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含义:工作班的延续时间,8小时; 分类:工人工作时间消耗、机械工作时间消耗
工人工作时间
必须消耗时间 (定额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 (如化妆、调试设备) (熟悉图纸、准备相应工具、事后清理现场)
其时间长短往往与工作内容有关
基本工作时间(录课)
其长短和工作量大小成正比
辅助工作时间(备课)(如果机手并动,不再计算此项)
其长短与工作量大小有关
休息时间
不可避免地中断事件
损失时间 (非定额时间)
多余(重录)和偶然时间(融入例子)
偶然时间:拟定定额时要适当考虑
停工时间
施工本身造成的(忘带PPT)
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电)
拟定定额时要适当考虑
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
迟到了
施工机械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
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有循环和定期两种
与机器有关:保养
工人休息时间
计时观察法(现场观察法)种类很多, 最主要的有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和工作日写实法三种
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规范作业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定额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1-规范时间%)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材料的分类
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必需的材料消耗、损失的材料
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直接用于建筑安装的材料、 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材料损耗
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 实体材料(直接性材料和辅助材料)、非实体材料
直接性材料: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水泥、砂等
辅助性材料:施工过程中所必须,却并不构成建筑物或结构本体的材料。如土石方爆破工程中所需的炸药、引信、雷管等。主要材料用量大,辅助材料用量少
非实体材料:主要指周转性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
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现场技术测定法(观测法)
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 还可以区别可以避免的损耗与难以避免的损耗
实验室试验法
净用量定额
现场统计法
一般只能确定材料总消耗量,不能确定必须消耗的材料和损失量
其准确程度受到统计资料和实际使用材料的影响
只能作为辅助性方法
理论计算法
净用量,这种方法较适合于不易产生损耗,且容易确定废料的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标准砖墙用量的计算
用砖数量
墙厚的砖数×2,1砖墙=2,1砖半墙=3
砂浆用量:B=1-砖数×砖块体积(砖的净体积)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损耗量的计算基数是净用量
块料面层的材料用量计算
砂浆的量包括:灰缝+结合层
每100㎡面层块料数量、灰缝及 结合层材料用量公式
100m2灰缝材料净用量=[100-(块料长×块料宽×100m2块料用量)]×灰缝深 结合层材料用量=100m2×结合层厚度
确定机具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机械1h纯工作效率:
循环动作机械
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
连续动作机械
连续动作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h)
计算思路
一次循环时间、1小时循环次数、1小时产量(次数×每次产量)、台班产量(1小时产量×纯工作时间)
第6节 工程计价信息及其应用
工程计价信息及其主要内容
工程计价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工程计价信息是一切有关工程计价的特征、状态及其变动的消息组合
工程计价信息特点:区域性(建筑材料就近使用)、多样性、专业性、 系统性、动态性、季节性
工程计价信息包括的主要内容
最能体现信息动态性变化特征: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指数,工程造价指标
价格信息:没有经过系统加工处理的初级数据
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的指数,包括人材机市场价格指数、单项工程造价指数、建设工程造价综合指数
工程造价指标:已完或在建工程的各种造价信息,经过统一格式和标准化处理的造价数值。可以为拟建工程或在建工程造价提供依据
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及使用
指标及其分类
工程造价指标是指建设工程整体或局部在某一时间、地域一定计量单位的造价水平或人材机消耗量的数值
测算
注意的问题
数据的真实性
符合时间要求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最高投标限价应采用成果文件编制完成日期
同价应采用工程开工日期(开合)
结算价应采用工程竣工日期(俊杰)
根据工程特征进行测算:建设工程造价指标应区分地区特征、工程类型、造价类型、时间进行测算
方法
使用
作为对已完或在建工程进行造价分析的依据
作为拟建类似项目工程计价的重要依据
作为反映同类工程造价变化规律的基础资料
工程造价指数及其编制
概念和分类
概念
工程造价指数是“比值”,以某一设定值为参照得出的同比例数值
用来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它是调整工程造价价差的依据
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
分类
工程造价数字化及发展趋势
核心是工程造价管理数字化
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
BIM的特点(BIM忽悠你试鞋)
可视化
协调性
模拟性
互动性
优化性
BIM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
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提高了工程造价分析能力
实现了造价全过程管理
第5节 工程计价定额的编制
预算定额及其基价编制
预算定额的概念: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分项工程和结构构建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数量及相应费用标准
预算定额的消耗量的编制方法
人工消耗量
基本用工
施工定额中的劳动定额
完成定额计算单位的主要用工
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减)计算的用工量
其他用工 (辅助、超、人)
超运距用工
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现场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到操作地点的水平运输距离之差。 【注意】需要指出,实际工程现场运距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时,可另行计算现场二次搬运费
辅助用工
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如:机械土方工程的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筛砂、洗石、淋化石膏),电焊点火用工)
人工幅度差(10%~15%)
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
“工序搭接、交接、检查、验收、移动临时水电线路”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1+人工幅度差)
材料消耗量
有标准规格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计算耗用量
标注尺寸,净用量
换算法,配合比用料,换算得出材料用量
测定法,包括实验室法和现场观察法,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的耗用原材料的数量
机具台班消耗量 (时间定额,注意换算)
机械台班幅度差是指在施工定额中所规定的范围内没有包括,而在实际施工中又不可避免产生的影响机械或使机械停歇的时间
“转移、不可避免的间歇、开工或收尾、检查、临时停机停电、维修”
预算定额基价编制
预算定额基价就是预算定额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单价
以基价为工料单价为例
定额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具使用费
人工费=Σ(现行预算定额中各种人工工日用量×人工日工资单价)
材料费=Σ(现行预算定额中各种材料耗用量×相应材料单价)
机具使用费=Σ(现行预算定额中机械台班用量×机械台班单价)+Σ(仪器仪表台班用量×仪器仪表台班单价)
预算定额基价是根据现行定额和当地的价格水平编制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基价:应视作该定额编制时的工程单价
概算定额及其基价编制
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确定完成合格的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单位扩大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具台班的数量标准及其费用标准。概算定额又称扩大结构定额
概算定额基价的编制
根据不同的表达方法,概算定额基价可能是工料单价、综合单价或全费用综合单价,用于编制设计概算;
概算定额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具费 人工费=现行概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人工单价 材料费=Σ(现行概算定额中材料消耗量×相应材料单价) 机具费=Σ(现行概算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量×相应机械台班单价)+Σ(仪器仪表台班用量×仪器仪表台班单价)
概算指标及其编制
概算指标概念
建筑安装工程概算指标通常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以建筑面积、体积或成套设备装置的台或组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工、材料、机具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
分类和表现形式
组成内容及表现形式
概算指标的编制
计算工程量,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为计算单位,换算出所含的工程量指标
根据计算出的工程量和预算定额等资料,编出预算书,求出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预算造价及人工、材料、施工机具使用费和材料消耗量指标
【注意】构筑物是以“座”为单位,在计算完工程量后,不必进行换算,预算书确定的价值就是每座构筑物概算指标的经济指标
投资估算指标及其编制
估算指标以独立的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综合项目全过程投资和建设中的各类成本和费用,反映出其扩大的技术经济指标,既是定额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的计价定额
不但要反映实施阶段的静态投资,还必须反映项目建设前期和交付使用期内发生的动态投资
投资估算指标比其他各种计价定额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第4节 人材机单价的确定
人工工资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组成(奖铁书记)
计时、计件工资
奖金---超额劳动,增收节支,如节约奖、劳动竞赛奖
津贴补贴---流动施工、特殊地区施工、高温(寒)作业临时、高温津贴、物价补贴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伤、产假、婚丧假、生育假、事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带薪休假)
确定方法
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12, 法定假日为双休日和法定节日
日工资单价的管理
施工单位报价可自主确定,但具有一定的政策性,造价管理机构确定的日工资单价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通过市场调查并参考实物工程量人工单价综合分析确定
最低日工资单价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 普工1.3倍,一般技工2倍,高级技工3倍
影响人工日工资单价的因素
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消费价格指数
人工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内容(奖铁书记)
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
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材料单价是指建筑材料从其来源地运到施工工地仓库,直至出库形成的综合单价,包括材料原价(供应价格)、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原保耗运---元宝好运)
材料单价的编制依据和确定方法
材料原价
指国内采购材料的出厂价格,国外采购材料抵达买方边境、港口或车站并交纳完各种手续费、税费(不含增值税)后形成的价格
加权平均价格=Σ(量×原价)/总量
若材料供货价格为含税价格,则材料原价应以购进货物适用的税率(13%或9%)或征收率(3%)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
运杂费
国内采购:来源地到工地仓库或指定地点
国外采购:到岸港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发生的费用
不含增值税,含外埠中转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和过境过桥费用,包括调车和驳船费、装卸费、运输费及附加工作费
加权平均运杂费=Σ(量×运价)/总量
材料单价中材料原价、运杂费等均应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两种支付方式
两票制:材料供应商向企业分别提供货物销售和交通运输两张发票的材料, 运杂费税率9%扣减增值税进项税
一票制:一张货物销售发票的材料,运杂费和材料原价以相同方式扣减增值税进项税
运输损耗
=(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率
采购及保管费
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
影响材料价格变动的因素
市场供需变化
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化
流通环节的多少和材料供应体制
运输距离和方法
国际市场行情
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机械台班单价包含7项费用(折监护人拆燃料外运):折旧费、检修费、维护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和其他费用
折旧费的组成和确定
国产预算价格:原值、相关手续费和一次运杂费及车辆购置税(前三项合计×税率)之和计算
进口预算价格:到岸价+关税,不含标准配置外的附件及备用零件价格
残值率=5%, 耐用总台班=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检修间隔台班×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检修次数+1
检修费的组成和确定
按规定的检修间隔进行必要的检修,以恢复正常使用功能所需的费用
除税系数=自行检修比例+委外检修比例/(1+税率)
维护费的组成及确定
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耐用总台班内,按规定的维护间隔进行各级维护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
台班维护费=台班检修费×K(维护费系数)
安拆费及场外运费的组成和确定
安拆费及场外运费根据施工机械不同分为计入台班单价、单独计算和不需计算三种类型
计入台班单价
安拆简单、移动需要起重及运输机械的轻型施工机械
一次安拆包括人、材、机、安全监测部门的检测费及试运转费
一次场外运费:运输、装卸、辅材和回程等费用
单独计算
安拆复杂、移动需要起重及运输机械的重型施工机械
利用辅助设施移动的施工机械,其辅助设施(包括轨道和枕木)等的折旧、搭设和拆除等费用可单独计算
不计算
不需安拆的施工机械,不计算一次安拆费
不需相关机械辅助运输的自行移动机械,不计算场外运费
固定在车间的施工机械,不计算安拆费及场外运费
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安拆费的超高起点及其增加费,各地区、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人工费的组成及确定
人工:司机+其他操作人员 机械年工作台班内发生的人工费 机械年台班以外的人工费 年制度工作日≥年工作台班,在计算人工费时,需要考虑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费
燃料动力费的组成和确定
运转作业中所耗用的燃料及水、电等费用
台班燃料动力费=∑(燃料动力消耗量×燃料动力单价)(不含税信息价)
其他费用的组成和确定
机械按照国家规定应缴纳的车船税、保险费及检测费等
施工仪器仪表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包括折旧费、维护费、校验费、动力费(动折微笑)。不包括检测软件的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