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美术概论 接受论
美术概论 接受论的思维导图,内容有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美术的审美教育。
本质论的思维导图,内容有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美术的社会本质、美术的认识本质、美术的审美本质、美术的历史本质。
美术概述发展论的思维导图,整理了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美术发展的他律性、中国美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与命题、中国美术形态流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接受论
第一节 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一、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
(一)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1.艺术家的创作活动2.作品在社会中传播、接受、消费的过程
1美术接受和消费在其实现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
2美术的接受与消费也必然以观念上的动机、目的构成美术活动的起点和开端
3“隐含的观众”
(二)美术接受方式与美术的本质
1审美态度是一种能力
2审美意识和理想带有一定利害和功利性质
(三)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1内在于美术接受和消费的形式中
2美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构造新的社会生活,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二、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
(一)美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二)美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
1语言现象层
2语义单位层
3表现的客体层
4图式化层面
5思想观点层
6形而上性质层
三、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第三世界”中的存在者
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
历史发展的不可逆性
第二节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一、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美术世界:三个组成部分
(一)“美术世界”的构造
主体:美术家、批评家
社会环境:美术机构
支配美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
(二)“美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
1中介性
2接受性
3主动性
二、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一)美术展览馆
(二)新闻媒介
(三)美术出版社
(四)美术博物馆
(五)美术市场
(六)美术院校
三、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欣赏-直觉主观,批评-科学
首先,美术批评在美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的作用
其次,美术批评还能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美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美术的接受
第三,美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社会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
第三节 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
一、准备阶段
(一)定向与期待
(二)审美态度的形成
二、初级阶段
(一)知觉——完形与弥散
(二)知觉——错觉
1.空间错觉
2.物象错觉及其他
(三)知觉——“差异原理”与“陌生化”
三、高级阶段
(一)理解
1.理解和前理解
1.熟悉美术作品类型&相应知识
2.了解美术史和当代美术的状况
3.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感受和理解
2.理解的循环
3.理解中的还原和误解
(二)体验
(三)回味
第四节 美术的审美教育
一、美术的社会功能
(一)美术的认识功能
(二)美术的教育功能
(三)美术的审美功能
(四)美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美术的审美教育
(一)美术的审美教育与美的观念
(二)美术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能力
(三)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1.“寓教于乐”
2.潜移默化
三、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美术的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审美教育在国民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