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框架,利于对新民主主义时期有个总体的认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包含”一国两制“与特别行政区制度概念历程;香港问题的解决;澳门问题的解决;《澳门基本法》等内容,考研、期末知识梳理必备,值得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
什么是革命
革命与阶级矛盾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关系
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理论、路线、总路线的内在关系
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总路线
总路线的提出
总路线的明确概括
总路线要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依靠力量
对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
3. 革命的对象
4. 革命的基本纲领
纲领与路线
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论》1940.1
第二次提出:《论联合政府》1945.2
第三次提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12
纲领的要点
关于政治:国体、政体(新民主主义国家)
经济:三大经济政策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地位
文化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必然要求、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
5. 革命的形式和道路
中国革命长期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原因
1. 中国社会、革命革命的性质和条件
2. 中国的特殊国情
敌我力量巨大悬殊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 武装斗争必须和其他斗争形式相配合
武装斗争的实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1. 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
2. 中国革命道路决定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国情特殊性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萌芽:“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
产生:1928.11《井冈山的斗争》1929.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基本形成: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5《反对本本主义》
发展:1936.12-1939.12《中国革命战争斗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发刊词》
农村革命革据地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是什么
地位
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
6.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7. 阅读书目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