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净土宗教程
净土宗教程的思维导图,此法门以信愿行为往生净土资粮,信须真信,愿须切愿,行须持名妙行。三者具足,必定往生。
编辑于2023-03-05 16:25:19 江西净土宗教程
序
佛悯众生 广开法门无量
通途法门 断见思惑 证得四果 了脱生死 难以企及
净土法门 仗信愿行 感应弥陀 一生净土 永不退转
序二
净土法门的特点
此法门以信愿行为往生净土资粮,信须真信,愿须切愿,行须持名妙行。三者具足,必定往生。
持名者,专念弥陀圣号六字洪名也。此洪名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持此洪名,以果地觉,修因地心,包括六度万行之功,总摄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门诸修之德,而具不可思议之妙用。
导言
净土宗:昏夜法炬 业海慈航
一、净宗研修的态度与方法
具有决定的信心
逻辑思维 难入其门
信心下手 感应契入
具备诚敬的心态
以至诚心 无分别心 读诵持名 祈三宝佑持
二、净宗的特质与地位
净土法门 简单圆顿 一句佛号 收超一切
三藏十二部之大总持法门
三、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念佛法门契合现代社会之时机;
其一,释尊悬记佛教法运,突显净宗念佛法门的妙用。
其二,现代社会的特质与净宗简易直捷的特点相耦合,显示出净宗善巧的时代性与现代性。
其三,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必不能度。
净宗文化与生态环境;
净宗文化的启示:
(1)慈心不杀,善待生命;
(2)依正不二,心净则土净;
(3)崇俭抑奢,化解贪欲。
净宗文化与世界和平;
慈悲 平等理念 缓和民族矛盾 解毒社会机体
净宗文化与我国道德重建。
世间邪恶行径 不出杀盗淫妄
奉持五戒十善 可净化人心 提升道德
四、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
一是净宗文化对现代科技的道德制衡;
先进性科技首先用于军事,带来核武器威胁、环境污染!
净宗文化 从深层次提供道德基石,为现代科技导航!
二是净宗文化对现代科技的认知启示。
五、本书的结构与内容.
第一编 净土宗的成立
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含摄三章(净土宗之教起所因,教相判释,净土宗在中国的弘传)。 本编阐述净宗作为大乘圆顿妙法兴起的因缘,彰显释迦、弥陀两土世尊的至极悲心;介绍天台、华严二大判教系统以及与净宗内在的关联;述说净宗祖师站在净宗本位判释一代时教的独特角度与意义,诠显净宗与大乘通途宗派的异同;追溯净宗在中国弘传的历史轨迹,表明净宗文化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圆融博大的生命力。
第一章 净宗之教起所因
第一节 浊世津梁 预垂济度
第二节 胜异方便 速疾解脱
第三节 激扬生死凡夫 令起欣厌
第四节 护持行人 不遭魔障
第五节 念佛往生 径中径又径
第二章 教相判释
第一节 天台判教系统
第二节 华严判教系统
第三节 净宗的判教
第三章 净土宗在中国的弘传
第一节 净宗经典的传译
第二节 净宗信仰的践履
第三节 净宗理论研讨轨迹
第二编 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述评
第二编: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述评,含摄三章(中国净宗十三祖的成立,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本编追溯中国净宗由莲社伊始到正式立宗的历史过程以及净宗十三祖认定的标准,详细介绍我国净宗十三祖的生平德业与净土思想,诠显祖师大德思想的现代价值,用以作为现代净业行人修行之准范。
第四章 中国净宗十三祖的成立
第五章 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
第六章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三编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
第三编: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含摄二章(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五经一论的译会校释)。本编阐释净宗根本经典选取的标准与程序,五经一论的内容与宗趣,以及译会校释的情形。以净宗祖师的理念为视界,对《无量寿经》四种会集本的利弊得失作客观性考量,为现代净业行人修学念佛法门与研究净宗,提供较为明晰的基本线索。
第七章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
第一节 根本经典选取的过程
第二节 五经一论的基本内容与宗趣
第八章 五经一论的译会校释
第一节 五经一论的译释
第二节 关于《无量寿经》会集本
第四编 阿弥陀佛之本愿
第四编:阿弥陀佛之本愿,含摄三章(阿弥陀佛本愿之缘起,阿弥陀佛本愿内容与结构,阿弥陀佛本愿的宗教道德价值)。本编从历史与宗教两个层面,阐释阿弥陀佛本愿的缘起、内容与结构以及深邃的意蕴。四十八大愿是净宗的核心,是西方极乐世界建构的蓝本,全体即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内蕴着法界文明的秘藏奥义,意味深远,赞莫能穷。从中亦可体会阿弥陀佛为济度十方众生的悲智,感戴阿弥陀佛的弘大恩德,由此生起愿往生心,契入阿弥陀佛本愿之海。
第九章 阿弥陀佛本愿之缘起
第一节 阿弥陀佛发愿之因缘
第二节 积功累德圆成本愿
第三节 他力果教门的肇启
第十章 阿弥陀佛本愿内容与结构
第一节 四十八愿的内容
第二节 四十八愿的结构分类
第三节 核心七愿之阐释
第十一章 阿弥陀佛本愿的宗教道德价值
第一节 阿弥陀佛本愿的道德价值
第二节 阿弥陀佛本愿的宗教文化价值
第五编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第五编: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含摄三章(西方净土本体论,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本编阐释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真空妙有,了义圆顿,从中体察阿弥陀佛大悲愿心。西方净土依报正报二十九种庄严景观,令吾人对极乐世界有一个总体而详明的把握。览观此篇文字,恍若神游西方净土,心旷神怡。通过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的会通,弥显净宗的理念与境界之博大精深,对帮助现代人信仰净宗念佛法门不无裨益。
第十二章 西方净土本体论
第一节 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第二节 指方立相的时空坐标
第三节 圣凡互渗互摄的净土
第十三章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第一节 西方净土依正庄严概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依报庄严功德
第三节 西方净土正报庄严功德
第十四章 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
第一节 净土妙严与科学美
第二节 净宗玄门与前卫科学
第六编 净士资粮:信、愿、行
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含摄三章(信门,愿门,行门)。本编讨论净宗的修持实践: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目足并运,到达宝所。信愿行三者呈有机互动的辩证关系,信愿的条件与内容,修行的方法与仪规,净业三福与普贤十大行愿如何落实在日常行持中。以文殊智修一行三昧,增上往生品位。
第十五章信门
第一节 信的内涵与功用
第二节 祖师诠信 隐显互成
第三节 于难信法生决定信
第十六章 愿门
第一节 生佛感应道交的原理
第二节 厌离行
第三节 欣慕行
第四节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第十七章 行门
第一节 名具万德 名召万德
第二节 念佛方法 惟诚惟专
第三节 净业助行 培福载道
第七编 往生品位
第七编:往生品位,含摄三章(三辈往生,九品往生,边地疑城往生)。本编阐释三辈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边地疑城往生的行因,以及临终助念的方法,俾使净土学人明了往生之因行果报真相,随机调整自己的修持,断疑生信,改过迁善,精进办道,争取上品上生。上述七编二十章的内容,次第钩锁相联,有机整合。谨奉“立言唯依圣,得旨在亡情”的原则,平心叙述,作如来使。由于不慧学识浅陋,错谬之处,尚祈十方大德慈悲麈正。
第十八章三辈往生
第一节 三辈往生的因行果报
第二节 极乐世界四土生因
第十九章 九品往生
第一节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
第二节 九品往生的种性
第二十章 边地疑城往生
第一节 边地疑城的因行果报
第二节 临终助念
结语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后记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主要参考经论书目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附 东林佛号曲谱及相关要点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