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读书笔记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思维导图。包含了第一节:语音教学,第二节:词汇教学内容,第三节:语法教学,第四节:语篇教学等内容,适合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语篇教学。
编辑于2023-03-07 23:43:19 福建省英语语音知识教学
第一节:语音教学
一、语音教学内容
(一)语音层次的语音教学
1,音标教学:听 看 模仿 正音 辨音 拼读
2,读音规则教学: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规则和单词重读规则
(二)语流层次的语音教学
1,句子重读:手势 声音高低 画线 彩色粉笔 改变字号
2,节奏: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音长,音强差别
3,意群和停顿:示范朗读和带读
4,连读和失去爆破:讲规则,组织朗读,反复训练
5,语调:示范,讲解,模仿练习
二、语音教学的现实目标
1,稳定性/连贯性(consistency)发音要流畅自然
2,可懂性(intelligibility)发音要让听者理解
3,交际性/交际有效性(communicative efficiency )发音要帮助说话者有效传递其想要表达的内容
三、语音教学原则
1,准确性原则(accuracy)发音方式 发音部位 发音习惯
2,长期性原则(long-term development)常抓不懈 贯彻始终
3,综合性原则(comprehensiveness )音素 音标 单词 句子及语义 语用,听说读写相结合
4,针对性原则(pertinence )重点放在有标记的语音特征上
5,趣味性原则(interest)根据每个学段的学生心理和心理特征,采用恰当的方法:游戏,比赛,说唱,童谣,绕口令等
6,交际性原则(communications)将语音置于特定的交际语境中
7,真实性原则(authenticity)把语音融入真实情景
8,多样性原则(variety)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同形式的语音材料
四、语音练习活动
1,辨音练习
1,使用最小对立体(use minimal pair)bid-bed wonder-wander
2,排列顺序(which order)根据读音排序 pit pet bet 213
3,判断单词异同(same or different)met, meet(different) Well,well(same)
4,找出不同的发音(odd one out) bit bit bit pit(the last one is different.)
5,补充完整(completion)_ate _ate _ate _ate Late mate fate date
2,发音练习
1,听并重复(listen and repeat)学生重复
2,填空(fill in the blanks)学生用包含某个发音的单词填空
3,运用语境(use context)学生在语境中完成有意义的语音任务
4,绕口令(tongue twisters)调节气氛,激发兴趣
第二节:词汇教学内容
一、词汇教学内容
(一)词汇意义(word meaning)
1,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conceptual meaning)字面意义dog-狗
2,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隐含意义dog-忠诚,友谊
(二)词汇用法(word usage):搭配(collocation)短语(phrase)习语(idiom)风格(style)语域(register)
(三)词汇信息(word information):词性(part of speech)词缀(affix)词的拼写(spelling)发音(pronunciation)词法规则(lexical rule)单复数,句法结构(syntax structure)宾语,宾从
(四)词汇策略(word strategy)
1,调控策略(controlling strategy)对整个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以及资源的使用和监控
2,资源策略(resource strategy)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的技巧和方法,利用课外读物、音像制品、网络、词典等
3,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采取的办法,猜测词义、记笔记、利用上下文
4,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y)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策略,词法,上下文,分类等
5,活动策略(strategy for organizing activities)组织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境,是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讲故事、写信、与他人交流沟通
二、词汇教学原则
1,情景性原则:具体语境中呈现单词
2,系统性原则:形音联系、形义联系、结构联系、语义和用法联系,把词汇教学同听力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3,文化性原则:词汇结构、词义结构、词汇搭配与文化相结合,了解文化意义,进而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
4,学以致用原则:为学生创设运用词汇的具体条件和语境,掌握词汇的用法和功能,进而恰当得体地运用词汇表达情意
三、词汇教学活动
1,词汇呈现方式
1,意义的呈现:下定义,翻译,问答,展示实物,动作,图片,借助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语义图,利用上下文,信息沟
2,结构和用法的呈现:举例,解释,问答,借助同义词、反义词、上下文、结构图
3,策略的呈现:带领学生对词汇进行分类,猜测词义,教学生记笔记,查词典等
2,词汇巩固方法
1,贴标签(label)看图写词
2,找不同(spot the difference)两人通过描述、问答找出两张图片的细微不同
3,描述并画图(describe And draw)一个拿画用英语单词描述,一个画
4,记忆游戏(memory game)那一张图让学生记里面的物体,让学生说出、写下名称,看谁记得最多、最准确
5,单词串烧(word series)根据单词组合、聚合、类别来练习
6,单词宾果游戏(word bingo)九格九个单词随意写,老师再次念,学生边圈,当画的圈在横行、竖行、对角线成一条线,学生喊“bingo”让老师检查
7,词义联想(word association)老师说出一个关键词,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或写出相关词: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话题相关词
8,找同义词和反义词(find synonyms and antonyms)将老师提供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分别列出
9,词语搭配(word collocation)学生将教师给的两组词搭配起来,组成词块进行记忆
10,归类(categorize)学生将所学的词按要求分类
3,词汇记忆策略:意境记忆、联想记忆、词典辅助记忆
第三节:语法教学
一、语法教学内容
1,语音的形式/结构(language form/structure):词法(morphology)、句法(syntax)
2,语意(language meaning):语法形式或语法结构的意义
3,语用(language use):语言在上下文中或语篇中的功能
二、语法教学原则
1,系统性原则: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交际性原则:形成语法运用能力,创设交际性语言环境,在真实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提升交际能力
3,综合性原则:将方法、内容、应用和能力整合,归纳与演绎;隐性与显性;语法与听说读写相结合
4,激励性原则:注意学生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
5,多样性原则:活动组织、话题选择:语法展示手段等要多种多样
三、语法教学方法
1,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学生进行替换练习、句子练习
优点:讲解清楚,易于理解,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senior)
缺点:注重形式而非运用,学生容易遗忘; 对教师依赖性强;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 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 的填鸭式教学
2,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举例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语法规则
优点:增加学生和语言的接触; 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深化学生对语法项目的理解; 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缺点: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比较费时; 教师很难创始合适的语境; 学生需要主动去发现规律
3,指导发现法(guided discovery method)在教室的引导下,在真实语境中,学生分析发现规律,教师强化形式和意义,创设语境,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多层次的语言运用
四、语法练习形式
1,机械性练习(mechanical practice):强调语法的准确性
1,替换操练(substitution drills)(简单的单个单词、多个单词替换)
2,转换操练(transformation drills)(把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3,并句操练(compound sentence)(把两个简单句合并为一个复合句)
2,意义性练习(meaning practice):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
1,看图片编对话
2,根据提示翻译句子
3,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 practice):学生在适当的情景中自由使用所学语法项目进行交流
1,讲故事
2,情景对话
3,小组讨论
4,角色扮演
第四节:语篇教学
一、语篇的分类
1,会话语篇:对话,口语课,口语化生活化,难度低常用表达较多
2,段落语篇:叙述性,阅读课,语法课,书面化正式化,通常会有些生词
二:语篇的教学特点
1,整体性效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预测性特点:文本可预测性特点,引导学生大胆预测、推断与检验,同时加快阅读速度,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图式化构建:通过具体语篇提供的意义文本和信息渠道来检测学生知识与经验储备的质量水平
三、语篇的教学方法
1,整体教学法:利用小标题、主题句等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文章无定式,却有章法。
2,线索教学法:5w+1h(what where why who whe how)时间顺序(chronological order)
3,背景知识介绍法:材料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利于学生掌握文章梗概,老师渗透思想教育
4,段落提问教学法:将整体教学法细化到段落和章节的方法,向学生提问: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文章的深层含义,作者的观点
5,讨论教学法:设疑并进行正确引导,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各自发表观点,提高学生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作者:杨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