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了不起的我
梳理了-了不起的我的核心知识点
编辑于2020-02-06 09:18:22了不起的我
前言
第一章 开始行为的改变
第二章 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僵固化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陷入悲观主义
核心特点 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让我们停止与世界的互动
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创造型思维持久的张力,解决问题思维
创造性思维把事情分成两部分
我们想要完成的作品
面临的现实
创造性思维的不同和解决问题思维的不同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思考现实,我想要什么,现实是什么 环境能提供什么,如何弥补目标和现实的差距
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提供什么, 在想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控制两分法可以把张力转化为行动力
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控制两分法如何做
目标里面哪些事情是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把注意力转到可以控制的事情上面
可以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做成计划,努力把他做好
控制两分法无法做到
不是思考这件事情能不能控制,而是思考重要不重要,这样会把结果 引导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重要但是不能控制就不如去做可以做好的事情
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来改变我们的思维
如何掌握近的思维
1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2 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3 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结果
思维弹性:思维是怎样进化的
倾听的要诀
知道很多事情其实你不知道
好的倾听者心理有好多问题,不好的倾听者心理有好多答案
思维发展的过程
弹性的思维跟倾听一样,不要太快确定自己知道的东西,才会伟探索留下空间
学习知识的过程
当做绝对真理来学
知道知识是有错的,所以排斥他,批判他
重新学习知识,结合知识产生和应用的背景,即直到他有局限,又直到他 哪里有用
同化和顺应
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关系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
第二等次 在不同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第三层次 我们所处的关系决定自我的行为,不是我们的个性
第四层次 从关系的纬度看,好多问题有了不同的视角
就像思维的发展空间一样,你可以从每个不同的关系中,用近的思维看 每一个关系中自我的表现,这可以拓展自己
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影响我们的行为
是关系中产生的行为期待,是关系中共同达成的隐形契约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1 在互动中,先思考自己是不是接受这个角色
2 如果觉得不舒服,想一下是不是角色错位了
3 如果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言语上要求他,要想期待那个样子对他
关系中的语言:人间关系的密码
人与人的互动
内容的互动
内容背后的关系
关系的语言
对人不对事
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1 直面关系 讨论关系
2 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再说什么,在用关系的角度回应对方
关系中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系统中不正确的关系
一些人特别能干,一些人特别不能干
系统中会把某个人变成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系统中角色混乱,所有都在错误的角色上
不安全依恋:爱为何会变成牢笼
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相互职责
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课题分离:如何解决关系问题
课题分离如何做
分清你的情感还有你的事情你负责,我的情感还有我的事情我负责
行动的直接后果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谁来负责
课题分离可以解决
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
表达需要事我们课题,别人拒绝还是接受事别人的课题
好多人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
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做尝试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何变得更成熟
自我在关系中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
他人阶段
把自己放低,有他人决定自己的行为
顺从
反抗
难以容忍差异
独立阶段
课题分离,尊重自己,理解他人
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放下纠缠,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
第五章 绘制人生的地图
人生阶段:如何突破自我中心
自我发展,就是破除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青春期:如何确立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的标志,对自己负责,学会容纳矛盾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害怕不被接纳
害怕承诺
害怕被改变
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
胜任感
承诺
报酬
满足感
把从事的工作镶嵌进入自己的整个人生故事
中年期: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做自己认同的,有意义的事情
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向死而生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对矛盾的适应
除了这个,还有更多的否定,他不仅是否定,也是继承和深化
过程的意义让一切发生
知识的价值不是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目标的意义在于引发探索的过程,我们设想的人生和真正的体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非的等到过程完整的展开,我们才会知道其中的滋味
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停的发展,随着经历的顺境,逆境,增增减减,这个发展的过程就是自我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瓶颈
转折期:逆境也是新机会
什么是转折期
现实生活中,自我发颤常常是跨越式的转变,这个过程伴随着剧烈的变动和强烈的不安, 突然到了某个位置的新领域,熟悉的旧生活已经到来,想要的新生活还没有到来,你停在新旧交换的 关口,茫然无措,这就是转折期,一个人经历怎样的转折期,如何度过转折期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都在更新世界和自我的认知,考验我们的意志,都给自我添加新的内容,自我发展需要一些张力,才能帮助我们跨过某些阶段
转折期对自我发展的意义
更新我们对自我的理解
用变化的眼光来看,自己身上的职业身份,标签都是静止的,用变化眼光来看,转折期的带来的 消极,怀疑事剧烈的变化带来的特性,而不是自我的特性
更新我们对自我发展的理解
用行动的视角来看,是通过行为创造新经验的过程
用思维的角度来看,是接触现实创造新思维的过程
用关系的角度来开,是分清你的,我的,构建新关系的过程
用变化的角度来看,自我发展是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
人就跟某些动物一样,长大了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把原来的壳脱掉,这个脱壳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必不可少,因为旧壳限制了发展,如果一直背着旧壳就没有办法成长,我们可以把这个旧壳当做就得工作,旧的关系,旧的习惯,自我发展的过程需要经历多次脱壳,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迷茫,但这不是自我的问题,而是自我发展必须经历的道路,转折期是转变的综合
转变期是转变的综合,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波动,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不是发展的量变而是发展的质变 蝌蚪变成青蛙,想着创业和分手,真正的创业和分手,感受还是会不一样,之后的经历更是不同,生活的转折期是一种质变
转变期像是死亡和重生,但是转变期不是世俗意义更好的生活,转变不是外在的交替,而是内在的重构,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会生出一些深沉的智慧,我们会对自己更多的了解,理顺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坚定和无所畏惧
结束:如何脱离旧自我
为什么转变是从结束开始
自我发展需要空间,就像搬家一样,旧家具搬出去,新家具搬进来, 没有人可以同时去做两件事情,先结束,在发展,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
转变很难记在于结束
1 容易把结束当成终结的形式,一件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从开始到结束,然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在转变中,结束不是最终结果,想法他是一种形式的开始
2 容易把结束当做排外的意外,不是事物正常的轨道,结束不是意外和分支,他就包含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3 结束等同于错误,一开始的选择是正确的,不是什么错误,只是随着事物的变化,慢慢正确的变得不正确了,结束提上了日程
结束不是修正错误,是我们顺应变化的一种形式,结束是一段生活的终结,不是生活本身的终结,他只是顺应变化的过程和必经之路
结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脱离
环境的脱离
身份的脱离
目标的脱离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意义干来自于
目标
人际关系
迷茫期的三种心理
试图回到过去,心理上跟过去建立联系
结束意味着损失,随时带来巨大的痛苦,迷茫期需要我们消化和适应这种痛苦
痛苦加剧就是后悔,问自己为啥要这么折腾,因为大脑本能的抗拒变化,用提醒损失的方式让我们回到原来的意义之网
迷茫是痛苦的,逃离迷茫就是选择回到过去,但是发现已经回不去的时候
想要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找目标,找不到旧责怪自己,然后马上选择一个开始,找工作,找关系 为了逃避这种迷茫,这样就在转换中终止了,只是换了个形式,让自己想要摆脱的过去 继续延续下去,在转换这个阶段,需要迷茫和低落,转换有自己的节奏,没有不经过冬天的 春天
敏感
对超越日常精神生活,对灵性的敏感,从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联系,能本质视角来审视生活
迷茫期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像冬天在积蓄春天的力量,迷茫期也在积蓄重生的力量
病是有机体让自己的康复方式,如果要为转换的迷茫找一中意义,迷茫就是让我们重新变得清晰的一种方式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重生的第一要素
偶然和意外
重生的第二要素
另起炉灶
要跟原来的目标分离干净,既不是避开原来的伤痛,也不是想着弥补损失
重生的意义
重生是心理结构重组的过程
在结束阶段,我们从原来的环境,身份,目标中脱离出来,在迷茫阶段,我们跟更广的 精神领域建立联系,在重生阶段,我们获得一个新的目标,新的意义,新的认知结构, 相比于原来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更有智慧,更能容纳损失和变动,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重生是自我重构的过程
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在转变期发现那个自我更符合我们内心的价值观
重生是人生重构的过程
人生中腐朽的部分在脱落,人生中又活力的部分被保存了下来,进一步扩大, 我们有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职业变动与转型
真正的自我实在寻找和选择中逐渐形成的
每个人都有好几个可能的自我,尝试一个自我,让他跟着真实世界发生互动
那个自我让你有了踏实的感觉,那个也许就是真实的你
关系转变:如何应对关系的结束
转折期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选择的第一个原则 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根据自己的心理做选择,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选择的第二个原则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如何看待挫折,比挫折重要的多
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两种人生故事类型
挽救式
污染式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启程
启蒙
回归
人不会为自己要走的路而后悔,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召唤后悔,这就是我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