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理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小升初,学科增多了,刚接触地理,觉得无从下手吧,赶紧收藏这张思维导图,它能让你了解到初中第一次学地理所要接触的知识哦,还能让你初步认识到之后学习地理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赶紧打好地理的基础吧。
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压强的笔记分享!下图内容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四个部分。全面而细致地梳理了有关压强部分的知识,方便理解和记忆。需要的小伙伴们,赶紧收藏!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5261,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4102积为1653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让我们跟随本张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地理知识思维导图一起来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
短时间、易变化
气候
长时间、较稳定
影响
农业
交通
生活
军事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
内容
风
风向(风的方向)
风力(风的强弱)
阴晴
气温
降水
卫星云图
表示天气状况的符号
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
定义
大气的温度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模式图
判断
世界气温分布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高海洋低,冬季相反
在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的分布
等降水量线图
世界降水分布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气压带
风带
“雨极”
乞拉朋齐
“干极”
阿塔卡玛沙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寒带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
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增长最多的地方
非洲
增长最少的地方
欧洲
人口
最多的地方
亚洲
最少的地方
南极洲
世界人口的分布
特点
经济发达的地方
地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总人数÷总面积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居住条件差
交通压力增大
人口增长过慢
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解决方法
生育控制政策
鼓励生育
不同的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主要语言
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与环境
聚落
人们的聚居地的统称
分布
环境优越的地方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
威尼斯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地域发展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南南互助
南北对话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地球?水球?
地球表面71%是水 29%是陆地
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洲
大陆与周围岛屿的统称
七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的活动
从世界地图上的启示
大陆漂移说
板块的运动
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板块的张裂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的碰撞
常常形成山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天圆地方
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基本数据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将地球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模型
纬线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形状
圆圈
数量
无数条
长短变化
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减小
指示方向
东西
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赤道以北的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的为南半球
经线
所有连接连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半圆
长度相等
南北
相交于两极
西经20度以东的东经160度以西的为东半球 西经20度以西的东经160度以东的为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意义
昼夜更替
地方时差
日月东升西落
自转中心
假想的地轴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地球的公转
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形成
北寒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分二至
太阳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图例
指向标
选择适用的地图
第四节 地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
某一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一点到某一点的垂直距离
1. 同线等高
2. 高距相同
3. 闭合的线
4. 不交可重
5. 线稀坡缓
6. 线密坡陡
识别地形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洼地
分层设色地形图
更能一目了然地体现地形变化状况
地形剖面图
更直观的表现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手绘图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家发展水平不同
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
比例尺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