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思维导图,包含了第一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第三节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等内容。
编辑于2023-03-13 20:24:27 四川省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pr主要组成元素:CHONS·
pr的特征元素:N(pr中平均约16%)
100g样品中pr的含量(g%)=每克样品含氮克数x6.25x100
一、L-α氨基酸是pr的基本结构单位
自然界:300余种aa 构成人体:仅有20种(均为L-α氨基酸,甘氨酸除外)
基本结构式
二、氨基酸可根据其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类(结构p9)注:碱性aa只看等电点,aa呈碱性要环境ph和等电点比较
非极性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亚氨基酸),甲硫氨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含芳香环的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三、氨基酸具有共同或特异的理化性质
1.氨基酸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pI=1/2(pK1+pK2)
2.含共轭双键的氨基酸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质-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值在280mm附近(有芳香环)
3.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供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
四、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pr和活性肽
寡肽:十肽以内
因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体内存在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肽
1.谷胱甘肽
对抗氧化剂
保护巯基蛋白巯基酶
维持红cell膜结构稳定
解毒作用
2.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pr空间构像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但不是决定pr空间构象的唯一因素
主要化学键:肽键
可能含有:二硫键
高级结构(空间构像)
二级结构(多肽链的局部有规则重复的主链构像)
1.为一段肽链,而非全部肽链盘绕折叠而成 2.主链骨架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不涉及残基侧链
主链原子顺序:N,Cα,Co(羰基碳)
主要化学键:氢键
参与肽键形成的6个原子构成一个肽单元
结构分类
α-螺旋
右手螺旋;螺旋上升,一圈3.6aa,螺距0.54nm;氢键为主要稳定建
稳定影响因素:侧链不宜过大;要能形成氢键(脯氨酸不适合);侧链带电性质
β-折叠
锯齿状;氢键为主要稳定键:两端肽链可平行也可反平行;
β-转角
第一个残基的羰基氧和第四个残基的氨基氰可形成氢键
无规卷曲
没有确定规律性的部分肽链结构
Ω环
球状蛋白上由多肽链主链形成的形状类似Ω的结构
三级结构(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化学键:疏水键,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典型eg:肌红蛋白
结构域(三级结构特有):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且稳定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
四级结构(含两条或两条以上堕胎俩吧的pr)
亚基: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亚基间的结合主要是氢键和离子键
四级结构中:具有2个相同亚基为同二聚体;不同亚基为异二聚体
注:只有四级结构中的三级结构才称亚基
主要化学键:疏水键
超二级结构
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3种):αα(αα模体在α和α间形成疏水键,与DNA合成有关),βαβ,ββ
模体: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
eg(最常见的模体):钙结合蛋白种结合钙离子的模体,锌指结构
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pr主要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结构 物质运输 催化功能 信息交流 免疫功能 氧化供能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构像的基础
核糖核酸酶A被尿素(或盐酸胍)和β-巯基乙醇处理后,次级键和二硫键被破坏,肽键不受影响,透析去除两种试剂,酶活性恢复如初
一级结构决定二、三级结构
(二)一级结构相似的pr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与功能
pr一级结构的比较,常被用于pr间结构与功能的相似性
(三)aa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
eg:物种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一级结构越相似
(四)重要pr的aa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
eg镰刀型红细胞贫血,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
这种由pr分子变异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病因:基因突变
pr的功能以来特定空间结构
别构效应:pr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
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pr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其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的现象
正协同效应:促进作用
eg:血红蛋白(Hb)氧结合,S型曲线
负协同效应:抑制作用
pr构像改变可引起疾病
pr错误折叠——形成抗蛋白水解酶的淀粉样纤维沉淀,产生毒性而致病
eg:人纹状体脊髓变性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病、疯牛病(朊病毒蛋白)等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pr具有两性电离性质
pr在电场中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净电荷
体内各种pr的等电点不同,但大多数接近于ph5.0
aqPH大于等电点,该pr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
二、pr具有胶体性质
作为生物大分子,分子量(1万-100万),分子直径(1-100nm),胶粒范围之内
pr稳定的因素:颗粒表面电荷(带电层),水化膜
三、pr空间结构破坏而引起变性
变性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pr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
物理:加压、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等
临床用途:消毒,灭菌;有效保存pr试剂(如疫苗等)
复性:若pr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pr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期原有的构像和功能
盐析、重金属盐,生物碱以及某些酸类等可使pr沉淀
pr凝固(不可逆):pr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该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四、pr在紫外光谱区有特征性光吸收
pr中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色氨酸,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pr的A280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可进行pr定量测定
五、应用pr呈色反应可测定aq中pr含量
茚三酮反应(产生蓝色化合物)
双缩脲反应:pr和多肽分子中泰键在稀碱aq中与硫酸铜共热,呈现紫色或红色,可用于检测pr水解程度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pr主要组成元素:CHONS·
pr的特征元素:N(pr中平均约16%)
100g样品中pr的含量(g%)=每克样品含氮克数x6.25x100
一、L-α氨基酸是pr的基本结构单位
自然界:300余种aa 构成人体:仅有20种(均为L-α氨基酸,甘氨酸除外)
基本结构式
二、氨基酸可根据其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类(结构p9)注:碱性aa只看等电点,aa呈碱性要环境ph和等电点比较
非极性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亚氨基酸),甲硫氨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含芳香环的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三、氨基酸具有共同或特异的理化性质
1.氨基酸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pI=1/2(pK1+pK2)
2.含共轭双键的氨基酸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质-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值在280mm附近(有芳香环)
3.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供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
四、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pr和活性肽
寡肽:十肽以内
因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体内存在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肽
1.谷胱甘肽
对抗氧化剂
保护巯基蛋白巯基酶
维持红cell膜结构稳定
解毒作用
2.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pr空间构像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但不是决定pr空间构象的唯一因素
主要化学键:肽键
可能含有:二硫键
高级结构(空间构像)
二级结构(多肽链的局部有规则重复的主链构像)
1.为一段肽链,而非全部肽链盘绕折叠而成 2.主链骨架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不涉及残基侧链
主链原子顺序:N,Cα,Co(羰基碳)
主要化学键:氢键
参与肽键形成的6个原子构成一个肽单元
结构分类
α-螺旋
右手螺旋;螺旋上升,一圈3.6aa,螺距0.54nm;氢键为主要稳定建
稳定影响因素:侧链不宜过大;要能形成氢键(脯氨酸不适合);侧链带电性质
β-折叠
锯齿状;氢键为主要稳定键:两端肽链可平行也可反平行;
β-转角
第一个残基的羰基氧和第四个残基的氨基氰可形成氢键
无规卷曲
没有确定规律性的部分肽链结构
Ω环
球状蛋白上由多肽链主链形成的形状类似Ω的结构
三级结构(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化学键:疏水键,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典型eg:肌红蛋白
结构域(三级结构特有):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且稳定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
四级结构(含两条或两条以上堕胎俩吧的pr)
亚基: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亚基间的结合主要是氢键和离子键
四级结构中:具有2个相同亚基为同二聚体;不同亚基为异二聚体
注:只有四级结构中的三级结构才称亚基
主要化学键:疏水键
超二级结构
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3种):αα(αα模体在α和α间形成疏水键,与DNA合成有关),βαβ,ββ
模体: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
eg(最常见的模体):钙结合蛋白种结合钙离子的模体,锌指结构
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pr主要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结构 物质运输 催化功能 信息交流 免疫功能 氧化供能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构像的基础
核糖核酸酶A被尿素(或盐酸胍)和β-巯基乙醇处理后,次级键和二硫键被破坏,肽键不受影响,透析去除两种试剂,酶活性恢复如初
一级结构决定二、三级结构
(二)一级结构相似的pr具有相似的高级结构与功能
pr一级结构的比较,常被用于pr间结构与功能的相似性
(三)aa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
eg:物种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一级结构越相似
(四)重要pr的aa序列改变可引起疾病
eg镰刀型红细胞贫血,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
这种由pr分子变异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病因:基因突变
pr的功能以来特定空间结构
别构效应:pr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
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pr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其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的现象
正协同效应:促进作用
eg:血红蛋白(Hb)氧结合,S型曲线
负协同效应:抑制作用
pr构像改变可引起疾病
pr错误折叠——形成抗蛋白水解酶的淀粉样纤维沉淀,产生毒性而致病
eg:人纹状体脊髓变性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病、疯牛病(朊病毒蛋白)等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pr具有两性电离性质
pr在电场中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净电荷
体内各种pr的等电点不同,但大多数接近于ph5.0
aqPH大于等电点,该pr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
二、pr具有胶体性质
作为生物大分子,分子量(1万-100万),分子直径(1-100nm),胶粒范围之内
pr稳定的因素:颗粒表面电荷(带电层),水化膜
三、pr空间结构破坏而引起变性
变性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pr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
物理:加压、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等
临床用途:消毒,灭菌;有效保存pr试剂(如疫苗等)
复性:若pr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pr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期原有的构像和功能
盐析、重金属盐,生物碱以及某些酸类等可使pr沉淀
pr凝固(不可逆):pr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该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四、pr在紫外光谱区有特征性光吸收
pr中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色氨酸,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pr的A280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可进行pr定量测定
五、应用pr呈色反应可测定aq中pr含量
茚三酮反应(产生蓝色化合物)
双缩脲反应:pr和多肽分子中泰键在稀碱aq中与硫酸铜共热,呈现紫色或红色,可用于检测pr水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