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质的特性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知识梳理,内容涵盖物质的构成、质量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物质的比热、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等等,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
议论文的事例, 神舟十六号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适用主题科技创新和时代发展。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单元——对环境的察觉学习笔记,内容包括感觉世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耳和听觉、光和颜色、光的反射和折射以及透镜和视觉,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物质的特性
物质的构成
物质由分子构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活动: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只和
因为当水和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中,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活动2: 黄豆与芝麻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黄豆与芝麻体积之和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气体扩散
喷香水,远距离闻到味
俩不同气体瓶子中间隔玻璃,抽掉玻璃,气体扩散
温度越高,气体扩散的越快
固与液扩散
固与固扩散
铅片与金片放一起,五年后成一体了
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质量的测量
质量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用质量表示
1吨=1000千克 1kg=1000克 1克=1000毫克
质量的测量
托盘天平
使用方法
调平
称量
称量完毕
物理天平
物质的密度
密度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1g每立方厘米等于1000kg每立方米
物质的比热
热量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的是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表示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符号为KJ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个,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温度升高为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反之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物体升高一定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反之物体降低一定的温度,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比热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
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比热容
不同物质比热是不同的(水的比热比砂石大)
水是一种比热较大的物质
熔化与凝固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是融化的逆过程
汽化与液化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表面积,温度以及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等因素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
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于是它会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
沸腾
水在一定的温度下会发生沸腾
沸腾是比蒸发剧烈的多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液化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会发生液化,成为液体
在一定的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其体液化
与液体的汽化相反,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升华与凝华
物体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物体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如果云内的温度很低,小水珠也会凝固成小冰晶,冰晶增大后就会下雪
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所以在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上液化而形成露
在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会凝华形成白色的霜双往往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在没有分时,暖湿气流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如果物质只发生形状,温度,颜色,状态等变化,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果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通常都伴随着物理变化
只能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