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劳动争议第一章
劳动争议第一章,整理了概念和特征、种类、与其他争议区别、现状特点及产生的原因、预防,快来看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劳动争议概述
概念和特征
概念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权利、劳动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要素
主体
1在境内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的中国公民 2.在境内的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3.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
争议内容
1.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 2. 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 3. 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 依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
客体
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行为;具体的工资、奖金的数额;劳动保护用品、设施等财物
特征(简答)
1、主体特定性 2、主体关系双重特性 3、影响严重
种类
按涉及人数
个别争议
集体争议
多数劳动者或者劳动者团体与劳动使用者之间
按劳动争议性质
权利争议
执行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权益争议
没有通过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事先确定,而是在集体谈判中就新的权利提出要求却难以达成一致时发生的
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的区别(简答/案例分析)
按发生的地域范围
用人单位或企业
区域和行业
按用人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
城镇集体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国家机关
乡镇集体,私营
事业单位
与其他争议区别
与民事争议区别(选择/简答)
1、主体不同 民事争议是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劳动争议则是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两者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2、内容不同 3、适用的法律和前置程序不同 民事争议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而无需前置程序,而劳动争议则不能 4、影响不同
与行政争议区别(选择/简答)
1、主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 行政争议的主体,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引发争议的原因和争议的不同 3、引起的诉讼程序和被告不同 行政争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必须是被管理一方,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永远是行政机关。 4、解决争议的方式、程序不同 5、依据和原则不同
现状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现状特点
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
1. 总量和涉及人数持续上升,但年增长幅度已呈递减 2. 争议数量增长迅速 3. 日益复杂化,仲裁裁决比重加大 4. 发达地区劳动争议多 5. 报酬、保险福利和解除劳动合同案件仍是案件的焦点 6. 劳动者一方申诉比例大胜诉高
原因(选择/简答)
1、根本原因: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差异显现化 2、主体原因: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法律意识、经营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 3、组织原因:企业缺乏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 4、市场原因:劳动力供过于求,雇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5、政府原因:加剧了劳动争议的产生 6、机制原因: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适应现实情况 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实行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制,并且将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7、法制原因:劳动法律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预防
概念与意义
事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和制止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劳动纠纷的活动。
(1)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市场环境 (2)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 (3)有利于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劳动行政部门转变职能 (5)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建立规范和谐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思路与措施
思路
主观
① 增强人们的劳动法律意识;② 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意识
客观
①实行劳动监察制度; ② 实行劳动合同鉴证制度; ③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措施(简答)
1.转变传统就业与用人观念,加强综合素质和劳动法律意识 2.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行劳动合同鉴证制度 3.进一步完善《劳动法》体系 4.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5.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6.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和处理机制 7.加强民主协商 8.提高企业民主管理水平,降低冲突 9.加强企业员工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力度
增强劳动法律意识的途径(选择题): 1、加强社会主义劳动法制建设; 2、普及劳动法律知识; 3、开展劳动法制教育; 4、开展劳动法学的研究;
劳动合同鉴证审查的内容(选择题): (1) 双方当事人是否具备资格; (2) 双方当事人是否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 (3) 内容是否合法; (4) 条款是否完备, 责任权利义务是否明确; (5) 中外文合同文本是否一致
实行劳动合同鉴证制度的意义(选择题) 1、防止劳动合同纠纷的出现; 2、促使当事人双方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3、有利于劳动合同管理; 4、促进劳动制度的改革;
劳动行政处罚
指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国家劳动政策而尚未构成犯罪行为的劳动关系主体施加的一种制裁措
特点(简答)
(1)劳动行政处罚权是劳动行政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2)劳动行政处罚的对象范围较为广泛 (3)劳动行政处罚是以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所规定的义务为前提的 (4)劳动行政处罚具有强制性
(1)警告、通报批评 (2)罚款 (3)吊销劳动行政许可证 (4)责令停产停业 (5)征收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