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专升本政治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内容有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起来看。
专升本政治 邓小平理论,适合没有时间复习,来不及背整本书的同学观看,可以下载做复习。
专升本政治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1949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98
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识记)《论十大关系》
(一)内容:
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后五条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二)分针: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标志意义:
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识记)《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提出的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一些人对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未能适应,有些不满情绪;
2.党政部门中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群众的不满;
3.国际上出现波兰、匈牙利事件。各地出现了罢工、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需要各级干部正确处理。
(二)内涵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主要矛盾:
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
3.根本任务: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4.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1)敌我矛盾: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矛盾(根本利益对立基础的矛盾,对抗性的矛盾)
(2)人民内部矛盾:工人阶级内部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矛盾、工农阶级之间的矛盾等内部矛盾(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5.总方针:
(1).采取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
(2).采取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6.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原则:
政治思想领域——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民主集中制原则
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方针。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三、(识记)“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陈云)
(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3)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四、(理解)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一)内涵: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二)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1.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我国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三)怎么做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两条腿走路”发展思路(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战略步骤: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统筹兼顾的方针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刘少奇提出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4.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
5.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6.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毛泽东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
邓小平提出职工代表大会
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理解)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应用、常考)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