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维导图作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为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
标志:1915 年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内容
口号
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
四项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沉重打击封建专制主义文化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它为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局限
脱离经济:简单把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
脱离群众: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去
脱离实际:少数人在思想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十月革命的影响
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从欧美转向俄国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五四运动
爆发的历史条件
1.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3.十月革命的鼓舞
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不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1919 年5 月4 日-6 月3 日
运动中心:北京
运动的主体:学生
斗争方式:罢课
第二阶段
时间:1919 年6 月3 日-6 月28 日
运动中心:上海
运动的主体:工人、市民、学生
斗争方式:罢工、罢市、罢课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诞生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队伍
第一类,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
第二类,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代表人物: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
第三类,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代表人物: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早起马克思主义思运动的特点
第一,重视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第一阶段: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1920年8月创办《共产党》月刊,1920年秋到1921年春,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等在各地成立了数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第二阶段:从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三,在上海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党组织随之组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四,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 年7 月23 日
地点:上海
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制定了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明确了中心任务:集中组织工人
选举了领导机构: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由此踏上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
特点
很快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独立自主领导革命
成分复杂
具有结成统一战线的条件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大革命
背景
北洋军阀残酷统治
前期
制定革命纲领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共二大
反帝反封建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是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开展工人斗争
如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开展农民斗争
如1921年9月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1922年5月,澎湃在家乡广东海丰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会。粤东农民运动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
合作
二大期间
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
1923年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标志孙联俄政策确立
三大
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
1924年国一召开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
民权主义强调一般平民
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工人运动高涨
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
出兵北伐
北伐战争胜利
大革命中的共产党的贡献
反帝反军阀政治口号提出者
人民群众是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革命组装战争中的先锋模范
大革命失败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第一,国共两党都得到了大发展
第二,工农运动蓬勃高涨
第三,革命武装力量不断扩大
第四,国民革命思想得到空前的传播
第五,举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
失败原因
客观上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和叛变革命
主观上是由于中国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中出现了错误
经验教训
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发展
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方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群众,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性,争取对革命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