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点总结 思维导图,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政治
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思想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性质
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内容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战略决策)。
组织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启示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
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加过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善于自我完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政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
拨乱反正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概括
主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典型事件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回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完成标志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意义/作用
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开放奠定社会和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