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党的历史上的三大决议
党的历史上的三大决议,具体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内容和意义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学习党的历史上的三大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共七个部分,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四个伟大成就、四次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意义、历史经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做到的要求,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意义
《决议》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着重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两个历史决议
导入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种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了这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加强了全党团结,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胜利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保证。
历史背景
1944年5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同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等同志正式启动第一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1945年4日,常的矿大的六屏七中全会质则通过《若干着历史问题的决议》,既成功解决了党的历史问监,也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
1979年11月,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成立。邓小平同志曾先后十多次召集起草组开会,对起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明确提出起草“历史决议”要突出三条“中心的意思”:一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二是实事求是分析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公正评价其中的功过是非;三是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总结,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过程也是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的过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之中。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内外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但也存在一些对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
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原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决议》对建党以来至新中国成立以前28年历史作了回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决议》指出,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如果没有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毛泽东为党和人民军队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决议》系统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决议》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决议》继承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进一步将其明确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党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决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转化的重要历史依据。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决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建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史,对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正确总结,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的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推动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认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此种结合的代表。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发生的问题,简要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为了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对于这十年内若干党内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第三部分论述了从1927年以来到遵义会议党内的“左”、右倾错误,特别对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第四、五部分,论述了党内“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发展过程、主要内容、社会根源及给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危害。第六部分,结合党的历史上与“左”、右倾错误的斗争,指出“我们党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一切分析、批判、争论,是应该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就是不正确的”。《决议》最后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分清了是非。
第二,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
第三,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
第四,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