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信用
金融学基础第三章。信用,具体内容有信用其货币的联系、高利货、现代信用活动原础、信用与股份公司、现代信用的形式。
社会保障知识,详细的总结了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农业文明时期的保障形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助于学习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功能,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稳定社会秩序定人民生活,促进公平分配,推动精神文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第三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其货币的联系
一,信用的概念
二,信用的形式: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三,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2、还本付息为条件
3、以相互信托为基础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的职能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职能
3、将社会资金利润平均化职能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的职能
5、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职能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职能
第二节. 高利货
一、高利贷的特征
二、历史上对高利贷的态度
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原础
一、“信用行济”放债与借债
二、信贷资金的运动
三、信用风险及特征
一、信用风险含义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
①客观性
②传染性
③可控性
④周期性
四、信用关系中的主体
1、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2、信用关系中的企业
3、信用关系中的政府
4、信用关系中的金融机构
五、国际收支中的盈余与赤字
①国际收支逆差
②国际收支顺差
第五节. 信用与股份公司
一、股份公司
二、股份公司与信用
1.所有权:即资本归谁
2.资本的职能:占有剩余价值的职能,这个职能只有通过资本的运用才能实现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1、概念
2、作用
3、局限性
(1)严格的方向性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3)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4)分散性
(5)盲目性
二、银行信用
1.概念
2.特点及优点
债权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债务人:主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企业和个人
信息的规模投资,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含义
货币资金的需求者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从货币资金供给者那里筹借资金等方式
优点
1.广泛吸收资金
2.融资风险低,安全性高
局限性
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状况的监督力降低
直接融资
公司,企业直接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
1.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
2.促进资金使用率提高
3.有利于筹集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1.融资双方受限制较多
2.资金供给者风险较大
三、国家信用(公共信用制度)
国库券(1年以内)
国债(1-10年)
公债(10年以上)
四、消费信用
2.种类
(1)赊销赊购方式(短期)
(2)分期付款(中期)
(3)消费贷款方式(长期)
3.优点
4.缺点
五、国际信用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给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货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