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生学习建议
从神经科学和人的原始动力层面阐述学习,了解学习是什么、学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家长能做什么,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3-31 20:21:02 江苏省中心主题
学习是什么
学习的表现是改变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指一个人认知和行为上发生的越来越适应环境的改变
从毕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所有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只不过是适应未来社会的排练和预演
学习结果评估:环境适应性的增强
任务环境
喜欢学习和相关任务
人际环境
与周围人互动更加顺畅
自我环境
心情、行为积极向上,遇挫折打击越来越有应对方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脱离现有环境也能良好发展
机会成本计算——同样的时间能否获得更大的成长和进步大,是评估学习效率的参考
学习的本质是连接
大脑里都有860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之间有5000—20000种连接方式,这种连接的丰富性、牢固性、通畅性就决定了人的智慧和能力。后天的环境给他提供了怎样的刺激,就会建立怎样的连接。
学习不是学到新知识,而是不断在新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连接通道,丰富、固化检索和提取方式,拓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什么是学习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拓展、认知模型的丰富
新知识、经验与已有知识、认知结构建立连接
不断在综合运用中巩固
形成自己的系统的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
碎片化知识是没有价值的
加强神经连接就是巩固学习结果
1. 运动: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大脑的供血供氧,可以刺激神经元的生长,促进神经连接的形成和加强。
2. 睡觉
睡觉是学习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睡眠不足是学习效率低的罪魁祸首。
深睡状态下,大脑的海马体会把白天的短时记忆转存入长时记忆,帮助大脑清除蛋白质垃圾。
有研究表明,熬一个通宵,记忆能力会下降40%。
3. 社交:与他人进行积极的社交互动可以促进大脑的活动和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4. 新技能:学习新技能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动,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5. 挑战自己:尝试新的活动或解决新的问题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动,并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6. 饮食:适当的营养摄入可以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7. 整合运用
要把新学到的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去解决问题,整合和应用是巩固神经连接的最佳路径。
学习的秘密是反馈
没有反馈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
反馈就是当我们做某件事情时,我们要不断地获得来自这个事情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告诉我们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我们发现我们做的事情不对,我们就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使我们的事情变得更好。
有反馈的练习才是有意义的
识别错误和改进机会
增强自信心
促进学习和记忆
加强互动和合作
无反馈的练习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一旦形成动力定型,更加难以纠正。
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就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动力定型解释
身体外边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地重复多次后,大脑皮质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固定下来,这就是动力定型。其外在表现即为动作习惯。
神经通路变得更通畅
条件反射恒定、精准
神经细胞最经济高效,脑力体力低消耗
一旦接受刺激,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自动运行
建立和改变消耗非常多的神经能量
要保持将消耗越来越少的神经能量
学习的动力是兴趣
兴趣的形成机制
原始驱动力
生存欲望
繁衍欲望
社交欲望
归属
认同
情感
影响
探索欲望
好奇
冒险
求知
创造
探索自我
战斗欲望
竞争
竞技
求胜
攻击
自我实现
接触
自主选择和控制
体验
重复体验
奖励
投入
学习的器官是大脑
运动的益处:可以提高血压,保证大脑供血;疏解情绪;
注意力时间:大约每次在20~30分钟左右,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脑缺氧;
大脑记忆的规律
相似性效应(similarity effect):人们更容易记住相似的信息,而不是不同的信息。
重复效应(repetition effect):重复学习可以加强记忆,并使其更加持久。
分类效应(categorization effect):人们更容易记住彼此相似的信息,因为它们可以被归类到同一个类别中。
意义效应(semantic effect):人们更容易记住那些有意义的信息,而不是无意义的信息。
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后摄)抑制:是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分散式学习: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增加记忆的可持续性,并减少遗忘率。
影响因素
关系冲突——被动攻击方式
师生关系
不公平和歧视
威胁和恐吓
不尊重和冷漠
过度控制
缺乏沟通和理解
同伴关系
欺凌
支配
教唆
攀比
依赖
虚伪
亲子关系
忽视
惩罚
控制
溺爱
冷漠
心情不好——情绪劫持大脑
生理学解释
大脑中情绪区域与理性思维区域相互竞争,导致个体难以进行理性思考与决策
情绪会干扰大脑中信息处理,使注意力、记忆力、决策能力下降
情绪会出现负面倾向,认知偏差、焦虑、抑郁等,影响个体行为
应激反应
感知威胁:人类的大脑通过感官器官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并识别潜在的威胁。
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如果大脑认为存在威胁,它会发送信号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从而导致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释放。
触发应激反应:这些激素会引起身体的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和血压升高,以准备身体应对威胁。
执行应激反应:这些生理变化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应激反应,例如逃跑或战斗。
恢复平衡:当威胁消失时,人体会逐渐恢复平衡状态,身体会停止应激反应,并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负性反馈——内在动机降低
学习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内驱力,就是在对未知世界探索的乐趣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体验。学习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人类天生的特质,我们天生就想要了解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学习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自我发展和实现个人目标。
外在动机的增加会导致内在动机的降低
家长和老师为学习增加了很多外在的动机,如成绩和排名超过别人、获得各种外在奖赏、达成父母或老师期待的目标等,让孩子为外在目标而学习,渐渐失去了学习本身给人带来的快乐。当外在奖惩无力支撑这种需要付出努力的学习行为时,就会出现厌学、辍学的现象。
很多父母和老师给予孩子的负反馈也就是批评指责增加时,孩子的学习动力会急剧下降。
心理学上有一个洛萨达线,就是维持工作和学习的积极人际互动与消极人际互动之比应该大于2.9013∶1,约等于3∶1。也就是说,在学习这件事
受到1次批评的同时应该受到3次以上的表扬。当学习行为带来的更多是负性情绪体验时,学生对学习就会越来越厌恶、逃避。
延长时间——低效学习模式
学习效率=学习总效果÷学习总时间
在学习效果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单纯延长学习时间就是在变相降低学习效率。
牺牲了课外阅读、科技探索、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体育锻炼、艺术表达、生存技能的成长时间,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是不利的。
深海盲行——知识不成体系
知识的结构是立体网状的多金字塔形,而我们的很多学生是遨游在题海之中的,看不见整个知识的层次、体系及其联系方式,处于一种深海盲行状态,总也看不到底、望不见边。越学越绝望,越学不会的东西越多,越学越没有成就感。
站在知识的金字塔顶端或者整个体系的外部,我们会看到知识的脉络是清晰的,层次是分明的,边界是可及的。
对每一门课程出一套考题、画一个思维导图,学会像一个出题老师那样去评估自己学习的知识体系,看见自己的知识地图和关键节点。
让孩子学会站在知识的不同层次去看知识体系,就像打游戏时不停地去看一下游戏的地图一样,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自己已经收获了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攻占的领地还有哪些。看见全貌,学习过程就没有那么艰难。总是让孩子在题海里游泳,在知识碎片的最底层,看不到全貌和边界,根本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就找不到这么做的意义和价值。
家长能做什么
让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
学习不是为了达成某一个目标而做的一件烦人、有压力、艰苦的事儿,而是一件不断发现世界、探索自己的事儿,是一件可以让自己内心宁静、境界提升的事儿,是一件毕生成长、不断与伟大的灵魂相遇的事儿。所以,你会看到伟大的人物都是终身学习者,不论他们的学历高低、学习成绩好坏,最后都成为了一个没有外在压力也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
在所有能够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家庭因素中,父母在家的读书时间是具有最大解释力的因素之一。
孩子继承的是父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至于你讲怎样的道理、盯多长时间作业,反倒不那么重要。
为孩子找到一种超越的生命优势
请你列出孩子的20个优势。很多家长都做不到,不知道孩子的特长和优势在哪里,这又如何能培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呢?
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优势呢?
你觉得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会两眼放光?会全神贯注?明显感觉非常喜欢和热爱,能够点燃他生命的热情?
其次,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孩子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什么事情上?反复练习,乐此不疲?
再次,在什么领域内同样做一件事情,他会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更具有生产性而不是消费性?更容易获得优势和成功?
最后,在什么地方他能够被大家认可和赞赏?能够获得同伴的友谊和喜欢?家长需要为孩子找到那个优势通道,让孩子在那个领域找到自信、成就和意义,让他的生命得以绽放,让他在群体当中活得有尊严和价值。
为孩子学习提供良好的时空资源
孩子的年龄越大,越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由孩子自主支配。
因为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本来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世界里,成功属于那些会规划和管理自己时间的人。
孩子的专属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可以不受打扰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一离开这个空间,孩子就可以去娱乐、运动和休息。
不要用上课和做作业的地方玩游戏、吃东西或者睡觉。
与孩子一起面对学习困难的挑战
不要做“猪队友”,看到孩子学习好了就以为是自己教育得好,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了就开始发火或者逃避,把孩子推给老师或培训机构。
也不要做孩子学习上的对手,天天监视孩子、控制孩子、批评孩子。
作为家长,就是要为孩子提供安全感,要为孩子扛点什么。
遇到问题,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不要自己先慌了、怒了、逃了。
要做孩子的好队友,永远跟孩子站在一起,遇到问题一起上。
其实,情绪稳定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