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颐和园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遗产之颐和园思维导图来啦!下图对游览区、生活居住区、修建历史、政治活动区四大块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知识梳理。希望本图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颐和园
修建历史
清乾隆年间修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洗劫(1860)
慈禧重建,改名“颐和园”(1888)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遭洗劫(1900)
慈禧再次修建(1902)
新中国迎来新生
颐和园的兴衰 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建成封闭的院落,再用游廊把它们连缀在一起,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
生活居住区
乐寿堂
中心建筑
慈禧太后的寝宫
院内最好的居住和休闲场所
玉澜堂
光绪帝的寝宫
宜芸馆
光绪皇后的寝宫
德和园
组成
大戏楼
颐乐殿
慈禧太后观赏京剧的地方
设计巧妙,结构宏伟
与故宫畅音阁、避暑山庄清音阁,并称为清代三大戏楼
游览区
万寿山前山
东西轴线
千步廊
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
把分布在前山的建筑群连接在一起
南北轴线
前山的中轴线
自长廊的中部,依次穿过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
佛香阁
全园的中心
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势雄伟
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
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的精品
智慧海
雄踞在全园的最高处
拱券构造
“无梁殿”
殿内供奉菩萨坐像
殿外壁面上镶嵌着千余尊琉璃小佛像
遭英法联军破坏
特征内涵
建筑华丽宏伟,主体建筑中轴对称,体现了皇家威严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
功能
集合了园林功能、宗教功能和宫廷功能
昆明湖
东堤
沿岸种植白杨和垂柳
堤边由北而南分布着亭阁、铜牛和桥
西堤
把水面一分为二
架有六桥,最有特色的是玉带桥
模仿杭州西湖苏堤建造
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
十七孔桥
连接东堤与湖中的南湖岛
白色石舫
又名清晏舫
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后山后湖
四大部洲
典型的藏式寺庙建筑风格
因山顺势,就地起阁
苏州街
依照江南小镇,遍设店铺,建成一条买卖街
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
谐趣园
独立成区的园中园
江南园林风格
中轴线经过四大部洲, 与前山的中轴线遥相呼应
政治活动区
仁寿殿
坐西朝东
牌匾“寿协仁符”
原名“勤政殿”
慈禧太后后半生会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配殿和南北房群
重要大臣的值房
地位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仅次于紫禁城的古建筑群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分为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和游览区三部分
造园手法
借景
障景
对景
添景
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史实
北方四合院风格的政治活动区和生活区全体建筑
杭州西湖风格的西堤
西洋风格的石舫
藏式寺庙风格的四大部洲
江南水乡风格的苏州街
江南园林风格的谐趣园
考试要求
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
c
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特点
成功运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 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
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