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整理了部落文明、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编辑于2023-04-07 16:02:48 浙江省中国历史
部落文明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云南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境内最早,原始人
陕西蓝田人
距今80万年,直立行走
北京周口店人
距今70万年,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北京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人工取火,氏族公社
氏族社会
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黑陶
半坡遗址
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磨制工具、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大汶口遗址
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地面建筑
三皇五帝
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
黄帝
人文初祖
龙去鼎湖
轩辕氏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商周
夏朝
禹传子启,家天下,世袭,定都阳城,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二里头文化,最早宫殿遗址
夏历:《夏小正》
商汤灭夏
鸣条之战
夏桀
商朝
青铜器
甲骨文
盘庚迁殷(今安阳)
灭亡:牧野之战
周朝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
井田制(8→1)
周厉王,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五官制度:司马、司空、司徒、司士、司寇
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周平王东迁洛邑
铁器牛耕
春秋五霸
齐桓公
第一个霸主
管鲍之交
鲍叔牙、管仲
长勺之战
鲁、齐
曹刿论战
尊王攘夷、老马识途、一箭之仇
葵丘会盟
称霸标志
晋文公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秦晋之好
寒食节
介子推
楚庄王
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饮马黄河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结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争
桂陵之战
齐、魏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齐、魏
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赵括
变法
商鞅变法
秦孝公,商鞅,徙木立信、作法自毙、五马分尸
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重农抑商,统一度(长度)量(体积)衡(质量)
编制户籍、连坐,郡县制
奖励军功,军功授爵
李悝变法
魏国
《法经》,第一部地主阶级法典
平籴(dí)法
四君子
信陵君
窃符救赵
孟尝君
鸡鸣狗盗
平原君
利令智昏、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一言九鼎
春申君
移花接木
科技
水利
秦国,李冰父子,都江堰
司南
甘德、石申,《甘石星经》,世界最早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医书
秦汉
秦
统一全国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制,郡县制(地方长官中央委派,中央集权)
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半两钱)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小篆)
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开凿灵渠
沙丘之变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
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揭竿而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巨鹿之战
项羽、秦
破釜沉舟
垓下之战
汉、楚,决战
汉
西汉
刘邦,定都长安
汉初三杰
张良
运筹帷幄、孺子可教
萧何
萧规曹随
韩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胯下之辱、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国士无双
诸吕之乱
七国之乱
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吴王刘濞联合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文景之治
黄老之术,与民休息
全盛时期
汉武帝刘彻
中朝制约外朝,刺史地方,推恩令(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五铢钱,财政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
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长安-大秦) 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胡豆、胡桃等植物陆续向东土移植 中原地区向西域输送了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的技术传到了西域
西域都护府
汉宣帝设立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霍去病:酒泉、封狼居胥、山丹马场
昭君出塞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汉宫秋》,马致远
王莽改制
赤眉、绿林起义
东汉
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
刘秀:夺席谈经
昆阳之战
刘秀、王莽
光武中兴
班超经营西域
幼子班超
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三班(史学家)
父亲班彪
长子班固
《汉书》
幼女班昭
佛教
西域传入
第一座官办寺庙:洛阳白马寺
黄巾起义
三国
三分天下
三次大战
官渡之战
曹操、袁绍
以少胜多
奠定统一北方基础
赤壁之战
孙刘、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草船借箭
夷陵之战
吴、蜀
陆逊、刘备
火烧连营
建国时间
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蜀,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
典故
曹操
孟德献刀(刺杀董卓)、煮酒论英雄、华容道、十八路诸侯起义、杀吕伯奢、白门楼收张辽
刘备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跃马檀溪、白帝城托孤
关羽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败走麦城、千里走单骑
诸葛亮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五丈原、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空城计、八阵图
两晋
西晋
司马炎废魏帝,定都洛阳
东晋
司马睿,定都健康
淝水之战
东晋谢安、前秦苻坚
以少胜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王与马,共天下
南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北朝
北魏
孝文帝改革,迁都(平城→洛阳)、汉化
北魏分裂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北周灭北齐
隋唐
隋
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开皇之治
一衣带水
隋炀帝杨广
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创建科举
唐
李渊
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房谋杜断
魏征
凌烟阁
二十四位功臣
阎立本
武则天
武周
贞观遗风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黄巢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科举制度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
武则天,殿试和武举
三省六部制
隋朝确立,唐朝进一步发展
中书省
决策机构,草拟和颁发诏令
门下省
审议
尚书省
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农业
曲辕犁
茶叶
茶圣陆羽,《茶经》
宋元
宋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汴京
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期,北宋与辽缔结
靖康之变
金国掳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改革
庆历新政:范仲淹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冗官、冗兵、冗贵
青苗法
募役法(免役法)
方田均税法
列宁:“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经济
景德镇,瓷都
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南宋
南宋建立
赵构,定都临安
岳飞抗金
“莫须有”
绍兴议和
宋金形成南北对峙
文天祥抗元
崖山海战
其他政权
辽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西夏
党项族,元昊
金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元
统一全国,忽必烈定国号大元,定都大都
行省制度
马可·波罗
宣政院,管理西藏
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农桑辑要》
明清
明
朱元璋建立明朝,初定都南京,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朱棣逼宫
政治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地方:三司分权,设指挥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
厂卫特务:东厂、西厂、锦衣卫
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经济与对外交流
张居正“一条鞭法”
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
农作物: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利玛窦
徐光启:《泰西水法》引入欧洲水利技术,《农政全书》
海防: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
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清
李自成攻破北京,结束明朝统治。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清军统一全国,定都北京
发展
康熙:平定三藩,灭台湾郑氏政权,两次击退雅克萨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
雍正:实行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改土归流”(土司→流官),摊丁入亩(丁银→田赋)
乾隆:平定天山南路大小和卓叛乱,改西域为新疆,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西藏地区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重农抑商、海禁
近代
外国入侵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英国,《南京条约》,标志开始进入双半社会,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林则徐,虎门销烟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英法,《北京条约》,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割让香港九龙司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日本,《马关条约》,丧失对朝鲜宗主权,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巨额赔款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八国联军侵华(1900)
八国,《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双半社会
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在广西今天宣布起义
《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
《资政新篇》,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纲领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洋务运动
清政府洋务派的改良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自强”,“求富”
筹建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北洋海军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
《定国是诏》,标志变法开始
君主立宪制
严复,《天演论》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报》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前期宣传科学、民主,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
导火索: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北京:学生 上海:工人(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旧民主主义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