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长期股权投资—思维导图
长期股权投资是通过付出现金/非现金资产等取的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或股权,享有一定比例的权益份额代表的资产。
编辑于2023-04-08 13:21:10 广东长期股权投资
概述
通过付出现金/非现金资产等取的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或股权,享有一定比例的权益份额代表的资产
子公司:控制(50%以上表决权资本)
①:因投入被投资方而享有可变回报
②: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并能够运用权利影响其回报金额
控股合并形成投资关系(对子公司的投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合营企业:共同控制(20%—50%表决权资本,且具有共同控制)
联营企业:重大影响(20%—50%表决权资本,且不具有共同控制)具有参与权但不能控制政策制定
①: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中派代表
②: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制定过程
③: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④:向被投资单位派出(重要)管理人员
⑤: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计量
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子公司用过一段时间了,要折旧)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即初始投资成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倒挤) 贷:负债(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 资产(投出资本的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倒挤) 这里负债+资产是合并对价
账面原价=入账价值,账面余额=账面价值=入账价值—已折旧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股权占比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借方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贷方确认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审计、法律):予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作为合并报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即初始成本) 贷:股本(合并方发行数量×每股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支付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借方: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贷方: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为合并放生的权益性证券手续费、佣金:抵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计量
购买方将企业合并作为一项市场化购买,合理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视同销售)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种费用:管理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 (支付对价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差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 ?(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差额)
?
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资产处置损益;售价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②:存货时:按购入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并做为长投的初始成本;按账面价值 作为合并对价并结转主要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③:发行权益性证券时: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市场价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投出固定资产 ①:转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确认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视同销售销项税) 贷:固定资产清理(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③:结转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资产处置损益(收益) 或者相反科目 投出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视同销售增值税)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入账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发行权益性证券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借方) 合并相关费用:管理费用;发行证券相关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投资成本中包含 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
取的:投资时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合并对价/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清理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股利
(非企业合并方式)权益法
适用: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重大影响的联营企业 长期股权投资代表的是: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的份额 投资收益代表的是: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
“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投资时点的初始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及利润分配变动) 借:长投——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净利润×投资份额) 或相反科目:净亏损
长投:在购买日先按照支付对价的公允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长投:最终入账价值按支付对价公允和享有权利公允较大一方确认 长投初始投资成本>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益价值:不调整 … … … … … <… … … … …… … …… …… ………… … … :调整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借:长投——投资成本(合并对价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合并对价公允价值) 入账价值调整 借:长投——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子主题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 (用过一段时间,有折旧)
处置时: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的价款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 投资收益(也可在借方)
联营、合营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①:已支付现金方式 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包括: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佣金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②:发行权益性证券 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包括:(购买对方股权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手续费佣金等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分配未分配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主题
长期股权投资
概述
通过付出现金/非现金资产等取的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或股权,享有一定比例的权益份额代表的资产
子公司:控制(50%以上表决权资本)
①:因投入被投资方而享有可变回报
②: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并能够运用权利影响其回报金额
控股合并形成投资关系(对子公司的投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合营企业:共同控制(20%—50%表决权资本,且具有共同控制)
联营企业:重大影响(20%—50%表决权资本,且不具有共同控制)具有参与权但不能控制政策制定
①: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中派代表
②: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制定过程
③: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④:向被投资单位派出(重要)管理人员
⑤: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计量
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子公司用过一段时间了,要折旧)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即初始投资成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倒挤) 贷:负债(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 资产(投出资本的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倒挤) 这里负债+资产是合并对价
账面原价=入账价值,账面余额=账面价值=入账价值—已折旧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股权占比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借方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贷方确认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审计、法律):予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作为合并报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即初始成本) 贷:股本(合并方发行数量×每股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支付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借方: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合并对价<初始成本,贷方: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为合并放生的权益性证券手续费、佣金:抵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计量
购买方将企业合并作为一项市场化购买,合理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视同销售)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种费用:管理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 (支付对价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差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 ?(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差额)
?
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资产处置损益;售价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②:存货时:按购入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并做为长投的初始成本;按账面价值 作为合并对价并结转主要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③:发行权益性证券时: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市场价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投出固定资产 ①:转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确认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视同销售销项税) 贷:固定资产清理(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③:结转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资产处置损益(收益) 或者相反科目 投出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视同销售增值税)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入账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发行权益性证券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借方) 合并相关费用:管理费用;发行证券相关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投资成本中包含 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
取的:投资时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合并对价/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清理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股利
(非企业合并方式)权益法
适用: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重大影响的联营企业 长期股权投资代表的是: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的份额 投资收益代表的是: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
“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投资时点的初始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及利润分配变动) 借:长投——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净利润×投资份额) 或相反科目:净亏损
长投:在购买日先按照支付对价的公允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长投:最终入账价值按支付对价公允和享有权利公允较大一方确认 长投初始投资成本>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益价值:不调整 … … … … … <… … … … …… … …… …… ………… … … :调整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借:长投——投资成本(合并对价公允价值 贷:银行存款(合并对价公允价值) 入账价值调整 借:长投——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子主题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 (用过一段时间,有折旧)
处置时: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的价款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 投资收益(也可在借方)
联营、合营方式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①:已支付现金方式 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包括: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佣金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②:发行权益性证券 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包括:(购买对方股权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手续费佣金等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分配未分配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