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验心理学绪论
实验心理学考研内容,整理了它的由来、实验心理学的大咖、科学属性、实验方法、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04-13 15:54:14 山东省第一章 绪论(大概率不考大题)
由来
早期
思辨→内省 推理 知觉
现代
观察 调查 相关研究 实验等科学方法
观察法是最基础的
实验心理学的大咖
费希纳
著作
心理物理学纲要
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贡献
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
S=Klg R
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
R为实际的刺激强度
K为常数
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
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
最小可觉差法
正误法
均差法
影响
其思想及方法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实验心理学
关于心理学量化的思想
关于感觉测量的方法
冯特
著作
人与动物的心理讲义
生理心理学原理
由生理学向心理学转换的标志性
民族心理学
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
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
贡献
倡导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反对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研究对象
提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研究 使心理学真正步入科学殿堂
运用莱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学生
缺陷
认为高级心理现象无法用实验法来研究
艾宾浩斯
著作
记忆
心理学概论
贡献
第一个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对于学习记忆和遗忘的研究
无意义音节材料的使用
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遗忘曲线
第一个和高级心理现象有关的函数关系
单被试
巴甫洛夫 养狗 条件反射
斯金纳 老鼠出笼实验
节省法
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
影响
实验法用于高级心理现象
首创无意义音节
节省法研究记忆的储存存量 引起记忆研究的热潮
铁钦纳
著作
实验心理学
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定量分析手册
1905年
心理学大纲
1896年
科学属性
含义
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及逆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内容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阐述实验法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心理实验
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 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 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 确定变化的条件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原因
非科学方法的特点
听信权威
注意凝聚
固执
墨守成规
先验
不经过研究考证就听信看似合理的预存信念
实验心理学和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特点
客观观察(实验效度)
有明确的观察对象
有主观意志和复杂情感的人
自我校正(实验信度)
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加以验证和完善
具有可公开 可反复获得
实验心理学研究举例
一般观察
集体工作中人们不愿倾尽全力
查阅文献
林戈尔曼的研究发现随着集体中人数的增加 个体所贡献的力量越来越少
实验研究(经验观察)
纳入更多实验情景
形成理论
责任扩散理论
责任所涉及的人数越多 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少 责任感的大小决定了人们的努力程度
自我矫正
观察发现
人们不愿意在集体中倾尽全力
深入研究
支持理论
美国工作动力衰退
确定理论局限性
集体监控和个体监控双管齐下→唤起个人高度责任感
认识误区
实验心理学万能吗?
不是万能的
科学方法本身就是有限的
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决定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
实验室情景与真实情景不尽相同或全然不同 但并未背离真实生活
实验室情景更可控
得出结论更具说服力
在内部心理过程中 实验室情景和真实生活可类比 实验室结论可以推广到真实生活中
实验方法
观察法
分类
自然观察法
自然条件下
个案观察法
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
调查研究法
准确的取样技术
问卷调查
测量量表
要点
观察目标
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
无干扰观察 无干扰测量
评价
直接性
描述性
科学研究第一步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帮助
局限
无法让研究者对因素间的关系得出推论
提供的资料不充分
描述性限制常被研究者忽略 易出现研究者主观性解释
所得结果并不是客观无偏的
相关研究法
指标及其意义
r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意义
高相关:不一定意味着正在研究的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低相关:实际上要考虑全距限制和相关系数的前提是否被满足等问题
评价
可以显示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
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局限性
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实验法
实验
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来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心理学实验的要素
实验假设和推论
实验变量
实验控制
实验的结果
实验符合假设
验证假设
实验不符合假设
解释为什么不符合假设
天花板效应、上限效应、高限效应→一项任务或经验太简单导致被试轻易获得高分 测验的评价性和预测性降低
地板效应与天花板效应相反
优点
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
更为经济
局限性
离不开描述性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的支持
实验情境下得到的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
实验方法和非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通过操纵实验条件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非实验方法
不能操纵自变量
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现实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
一般伦理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
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保证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保证被试退出的自由
保护被试免遭伤害
保密原则
一般程序
课题选择
选择课题
实际需要
理论需要
个人经验
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
确定课题
因素型实验
如果A那么B
函数型实验
方程式b=f(a)
提出假设
被试选择
课题的性质
可以帮助实验者确定,采取人类被试还是非人类被试
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
可以指导实验者如何对被试进行取样
实验控制
首先确定最有可能影响实验的那一部分变量进行控制,其次对此外的其他的潜在额外变量进行控制
注意:潜在额外变量有可能影响因变量但也有可能影响很小甚至为0
注意:依据科学方法的本身的自我完善的特性,随着理论构思的逐步发展,将来会将当前可能遗漏的那些变量重新纳入考虑
数据整合
所能收集到的资料
描述性资料
计数性资料
等级性资料
计量性资料
研究报告撰写
回顾前人
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并报告实验所涉及的重要信息
实验报告能让同行据此重复研究者的工作
将实验报告的客观描述和研究者自身的主管解释清晰地区分
结果与讨论要区分开来
第一章 绪论(大概率不考大题)
由来
早期
思辨→内省 推理 知觉
现代
观察 调查 相关研究 实验等科学方法
观察法是最基础的
实验心理学的大咖
费希纳
著作
心理物理学纲要
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贡献
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
S=Klg R
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
R为实际的刺激强度
K为常数
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
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
最小可觉差法
正误法
均差法
影响
其思想及方法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实验心理学
关于心理学量化的思想
关于感觉测量的方法
冯特
著作
人与动物的心理讲义
生理心理学原理
由生理学向心理学转换的标志性
民族心理学
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
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
贡献
倡导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反对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研究对象
提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研究 使心理学真正步入科学殿堂
运用莱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学生
缺陷
认为高级心理现象无法用实验法来研究
艾宾浩斯
著作
记忆
心理学概论
贡献
第一个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对于学习记忆和遗忘的研究
无意义音节材料的使用
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遗忘曲线
第一个和高级心理现象有关的函数关系
单被试
巴甫洛夫 养狗 条件反射
斯金纳 老鼠出笼实验
节省法
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
影响
实验法用于高级心理现象
首创无意义音节
节省法研究记忆的储存存量 引起记忆研究的热潮
铁钦纳
著作
实验心理学
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定量分析手册
1905年
心理学大纲
1896年
科学属性
含义
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及逆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内容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阐述实验法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心理实验
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 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 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 确定变化的条件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原因
非科学方法的特点
听信权威
注意凝聚
固执
墨守成规
先验
不经过研究考证就听信看似合理的预存信念
实验心理学和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特点
客观观察(实验效度)
有明确的观察对象
有主观意志和复杂情感的人
自我校正(实验信度)
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加以验证和完善
具有可公开 可反复获得
实验心理学研究举例
一般观察
集体工作中人们不愿倾尽全力
查阅文献
林戈尔曼的研究发现随着集体中人数的增加 个体所贡献的力量越来越少
实验研究(经验观察)
纳入更多实验情景
形成理论
责任扩散理论
责任所涉及的人数越多 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少 责任感的大小决定了人们的努力程度
自我矫正
观察发现
人们不愿意在集体中倾尽全力
深入研究
支持理论
美国工作动力衰退
确定理论局限性
集体监控和个体监控双管齐下→唤起个人高度责任感
认识误区
实验心理学万能吗?
不是万能的
科学方法本身就是有限的
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决定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
实验室情景与真实情景不尽相同或全然不同 但并未背离真实生活
实验室情景更可控
得出结论更具说服力
在内部心理过程中 实验室情景和真实生活可类比 实验室结论可以推广到真实生活中
实验方法
观察法
分类
自然观察法
自然条件下
个案观察法
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
调查研究法
准确的取样技术
问卷调查
测量量表
要点
观察目标
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
无干扰观察 无干扰测量
评价
直接性
描述性
科学研究第一步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帮助
局限
无法让研究者对因素间的关系得出推论
提供的资料不充分
描述性限制常被研究者忽略 易出现研究者主观性解释
所得结果并不是客观无偏的
相关研究法
指标及其意义
r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意义
高相关:不一定意味着正在研究的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低相关:实际上要考虑全距限制和相关系数的前提是否被满足等问题
评价
可以显示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
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局限性
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实验法
实验
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来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心理学实验的要素
实验假设和推论
实验变量
实验控制
实验的结果
实验符合假设
验证假设
实验不符合假设
解释为什么不符合假设
天花板效应、上限效应、高限效应→一项任务或经验太简单导致被试轻易获得高分 测验的评价性和预测性降低
地板效应与天花板效应相反
优点
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
更为经济
局限性
离不开描述性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的支持
实验情境下得到的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
实验方法和非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通过操纵实验条件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非实验方法
不能操纵自变量
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现实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
一般伦理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
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保证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保证被试退出的自由
保护被试免遭伤害
保密原则
一般程序
课题选择
选择课题
实际需要
理论需要
个人经验
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
确定课题
因素型实验
如果A那么B
函数型实验
方程式b=f(a)
提出假设
被试选择
课题的性质
可以帮助实验者确定,采取人类被试还是非人类被试
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
可以指导实验者如何对被试进行取样
实验控制
首先确定最有可能影响实验的那一部分变量进行控制,其次对此外的其他的潜在额外变量进行控制
注意:潜在额外变量有可能影响因变量但也有可能影响很小甚至为0
注意:依据科学方法的本身的自我完善的特性,随着理论构思的逐步发展,将来会将当前可能遗漏的那些变量重新纳入考虑
数据整合
所能收集到的资料
描述性资料
计数性资料
等级性资料
计量性资料
研究报告撰写
回顾前人
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并报告实验所涉及的重要信息
实验报告能让同行据此重复研究者的工作
将实验报告的客观描述和研究者自身的主管解释清晰地区分
结果与讨论要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