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数学
八年级上学期思维导图,简单汇总了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几何证明的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编辑于2023-04-27 17:31:44 上海八年级上数学
第16章 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
代数式√a(a≥0)叫做二次根式
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
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 中各因式的指数都为1且 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 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 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 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 二次根式的运算
两个二次根式相乘,被 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 被开方数相除,根 指数不变
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 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开平方法 因式分解法 公式法
3. 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
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Δ>0 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Δ=0 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时,Δ<0
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18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 的量叫做常量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设为x和y,如果在变量x的允许 取值范围内,变量y随着x的变化 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 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叫做变量x 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 的数学式子称为函数解析式
2. 正比例函数
解析式如y=kx(k≠0)的函数 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 叫做比例系数
当k>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象限,y随x增大而增大 当k<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二、四象限,y随x增大而减小
3.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如y=k/x(k≠0)的函数 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支分别在一、三象限,y随x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y随x增大而增大 图像的两支都无限接近于x轴和y轴,但不会与x轴和y轴相交
4. 函数的表示法
解析法 列表法 图像法
第19章 几何证明
1. 命题和证明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其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2. 证明举例
3. 逆命题和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 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 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 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 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 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 逆定理
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 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 角的平分线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个角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定点)且到角的两边 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6. 轨迹
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 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 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 这个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H. L)
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 所对的角等于30°
9. 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 斜边大于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 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 两点的距离公式
八年级上数学
第16章 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
代数式√a(a≥0)叫做二次根式
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
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 中各因式的指数都为1且 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 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 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 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 二次根式的运算
两个二次根式相乘,被 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 被开方数相除,根 指数不变
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 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开平方法 因式分解法 公式法
3. 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
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Δ>0 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Δ=0 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时,Δ<0
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18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 的量叫做常量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设为x和y,如果在变量x的允许 取值范围内,变量y随着x的变化 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 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叫做变量x 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 的数学式子称为函数解析式
2. 正比例函数
解析式如y=kx(k≠0)的函数 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 叫做比例系数
当k>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象限,y随x增大而增大 当k<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二、四象限,y随x增大而减小
3.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如y=k/x(k≠0)的函数 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支分别在一、三象限,y随x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y随x增大而增大 图像的两支都无限接近于x轴和y轴,但不会与x轴和y轴相交
4. 函数的表示法
解析法 列表法 图像法
第19章 几何证明
1. 命题和证明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其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2. 证明举例
3. 逆命题和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 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 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 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 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 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 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 逆定理
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 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 角的平分线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个角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定点)且到角的两边 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6. 轨迹
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 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 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 这个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H. L)
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 所对的角等于30°
9. 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 斜边大于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 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 两点的距离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