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态学基础 1.生物与环境
《生态学基础》第一章的内容,后续章节持续更新,利用好这个导图,生态学基础90 不是梦,欢迎有需要的友友下载使用哦!
这是一篇关于植物学—植物组织思维导图,知识点详尽清晰并配有图表,值得收藏学习!一起学习吧!
《植物学》复习导图,适用于大学期末考试考试或考研,考试必备,内容详细,用导图复习效率高!会不断更新,持续关注哦😘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总结,包含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循环过程等,干货满满! 本人以满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一.生物与环境
一.地球上的生物
生命起源与进化
起源观点
1.生命是地球物质演化的产物
2.生命所需的物质最初来源于太空,而后进入地球并在地球的环境中诞生
假说
化学起源假说(Millers实验)
宇宙生命起源假说
RNA起源假说
海底热泉口假说
生物钟,识别物种
形态特征作为识别依据,即表型特征(遗传保守性强的部位) 缺点:人为客观性强
遗传学标准:实际地或潜在地彼此杂交的种群的集合构成一个种(同种物种一个基因库,可相互交配繁殖。异种具有生殖隔离,不交配或交配后代不可育) 缺:不适合无性繁殖
物种:物种是由诸多内在因素(特征、遗传、生理、生态、行为等)共同决定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二.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环境与环境因子
定义: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它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为环境因子
• 自然环境:未经破坏 • 半自然环境:人类作用后发生变化的环境 • 社会环境:聚落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 通常说的环境指地球环境&地理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
环境因子及其分类
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
分类
气候类
土壤类
生物类
并列项目(7):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生物
非生物因子的三个层次
生物生长必须的:温、光、水
不以生物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生物有影响的:风暴、山洪、火灾等
存在与发生受生物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生物的:放牧、火烧地
生态因子
定义
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任何一个自然环境中,都包含着许多生态因子。它们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的比较
环境因子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人为因子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综合作用: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光照)
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即为主导因子,发生变化常常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光合作用中光强主导,温度和CO2次要;春化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地形因子是间接的,但它影响的光照、雨水、温度等直接作用于生物)
阶段性作用:生物不同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具有不同要求。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导致生态因子对生物的阶段性作用。(鱼类阶段性洄游)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在综合作用中可局部补偿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
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每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如果环境中缺乏一种,植物就会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补充:只适用于最稳定状态下、必须要考虑各种因子之间的关系
2.Shelford耐受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都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不足或过多,超过生物的限度,该生物就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把最低量和最高量因子相提并论,接近、超过上限或下限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图解:
耐受定律与最小因子定律的关系
2只考虑因子量过少,1既考虑过少,也考虑过多
1不仅估计了限制因子的变化量,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
1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替换和补偿
生物应对外界环境的表现
驯化
生物在实验、自然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变化,导致该种耐性限度的改变,宜生存范围的上下限会发生移动,并形成一个新的最适点。前者较短时间,后者较长时间。
• 实验驯化:实验环境条件改变,生理上而非遗传上改变
• 气候驯化:自然环境条件改变
酶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休眠
定义:生物处于不活动状态的生理生态现象
• 植物休眠 • 动物休眠
稳态
定义: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内稳态: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能减少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依赖性
生物钟
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包括生理、行为、形态结构等现象(生物节律性)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概念
生物对其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 形态、生理、发育或行为)
类型
• 形态适应
• 行为适应:行为反应、生活习惯
• 生理适应
• 适应组合
生态型与生活型
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异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分化形成形态、生理、生态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成为生态型(对不同环境条件趋异适应的结果)
生活型
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的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 特征的物种类群,为生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