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关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思维导图,整理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一起来看吧。
编辑于2023-05-02 10:20:46 四川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重要特点
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各民族又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共同
i.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ii.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iii.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iv.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行政区域自治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地方
国家主权的基本特征
对外的独立性
对内的最高性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形成原因
1.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和的探索。
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
3.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方针
。
民族平等
民主团结
🐶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自治机关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人民政府
权力
I. 立法自治
II. 经济自治
III. 文化管理
前提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方式
1. 对我
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 对敌
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利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3. 共同意识
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宗教政策与法律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2. 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权责统一。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遵守法律。
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依法管理。
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 要求他们服从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政党关系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政治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党派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根本活动准则
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权
1. 参加国家政权
2.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3.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4.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
5. 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等等
优势
1.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作用
1.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
2. 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3. 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4. 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和谐稳定,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五句话性质
1|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2|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3|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4|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主题
团结和民主
职能
1. 政治协商
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举措及建设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自上而下,政协被动。
2. 民主监督
落实情况,提出意见,批评,建议,进行协商式监督。
协商式监督,无强制力。
3. 参政议政
通过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自下而上,政协主动。
作用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政协工作的要求
1. 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2. 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居委会
性质
居委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
一、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维权。
二、 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办事。
三、 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调解。
四、 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的。
反映。
产生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村委会
性质
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
一、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
办事。
二、 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调解。
三、 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反映
产生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的生动实践
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1) 民主选举
(2) 民主协商
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
(3) 民主决策
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由居委会村委会决策
(4) 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
(5) 民主监督
防止以权谋私
居委会(村委会)成员居民(村民)选 社区大事居民(村民)定 日常事务居民(村民)管
地位(国体决定)
个人角度
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家角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行政区划
一般行政地方
充分发挥积极性
民族自治地方
一定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
高度自治权
有一定的外事权,没有外交权。
乡不属于自治地方
共同繁荣
没有法律约束力
议案
由人大代表
提案
由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