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互联网大厂、外企员工必看
有些经验,别人不说,我们一辈子也悟不到。 如何拿到好绩效,如何获得晋升机会,阿里p9经验总结,职场必学!
编辑于2023-05-03 14:47:40 上海L1 成为高绩效的个人贡献者
总体分四部分
一、为什么商业公司,想清楚自己的贡献在哪里,对公司的帮助在哪里? 如何和上级和同事处理关系 二、职场力:拿到a,有哪些素质? 三、如何拿到高绩效:了解中高层,如何给下层打分?在公司比其他人更优秀的法门 四、识别职场潜规则: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如何和世界同频
主题
一、重新认识职场
如何认识职场、商业公司、上下级的关系、职场上要面对的问题:
1、人类社会及阶层的形成: 基因:社会的本质是人的集合。商业公司的形成,是人类合作分工,产生leader 【领袖形成】靠体力 - 靠脑力(医生/预言家/占卜:形成方法论)。是群落的产生,以及群落的竞争和吸纳,有核心决策圈(决策能力、分配能力等)。 【分工细化】效率提升需要分工协作。 【利益分配】公司最早产生的原因 - 东印度公司 决策层 - 管理层 - 执行层。分工带来效率提升。个人贡献者 - 公司分公里,把个人力量贡献出来,帮助公司成功。 互相尊重基础上的,相对公平。互相依存、需要。 - 公司关系的平等对话,也尊重管理序列的本身。
2、从商业公司看职场的本质: 本质 - 获取利益 1、员工 - 贡献价值。如何帮助公司获得“更大”的收益,“稳定”的受益保证职位 搞明白,在一家公司,为围绕什么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拿到什么结果才能走到下一步
3、职场发展的本质 是否和公司目标达成一致 资本不会养闲人 - 现在挣钱 例如传统行业 - 未来挣钱 例互联网 本质:在商言商 跟公司发展目标契合 搞清楚公司目前阶段,目前遇到的情况,再看看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迎合公司首先要解决问题,战略解决最大的问题 哪里是公司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像公司老板一样思考问题”
4、关于创业 职场四阶段 - 高绩效个人贡献者(做好打工人,晋升机会) - 成为带人管理者(帮助别人最好规划) - 高级管理者(行业识别/复杂结构设计/未来趋势/行业动态/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公司里怎么创业)-CE0
职场力
一、靠谱交付
1、合作的印象,让对方给我打上标签,在乎我的商誉。 尊重自己的靠谱,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靠谱,奖励和支撑就会带来。
如何靠谱: 主动找性格中的好的人设标签, 1、明确目标-拆解事情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必要的资源是什么) 2、建立沟通框架 -纵向:和上级保持沟通频次(让上级有及时了解和反馈,周/月)不要闷头憋大招 -横向:和同事提前拉通沟通(提前量,不要都准备好了在找协同;有变化也要及时沟通) 中国特色okr 3、里程碑 - 制造惊喜 所有团队的员工都会分为:靠谱、不靠谱、特别靠谱非常优秀 - 结果惊喜 但是很难 - 过程中制造惊喜,也是suprise,不是结果论 工作的里程碑,不断和上级和周边的人沟通、复盘。不断让别人知道,建立自己很靠谱的标签 对人的判断,是过程大于结果的。业务才是结果大于过程。 以上三步,强化自己的标签。 负向标签,改过来,就是十倍代价。
毁人设的3个点
1、不要当老好人
答应会搞不定 真正有目标的才会靠谱
2、愤青
不要眼里都是沙子,比如公司制度问题等等。存在就是必然,贸然动是大忌,系统观念。 马云:不建议公司3年以下的人提意见,还没真正成为阿里员工,做事方法,怎么发生的,也没法提出解决方案。 先识别,只是指出问题不行,找到切入点。
3、小毛病太多
迟到早退、不在办公室就是失连、越级汇报(不是希望组织成功,而是希望自己成功) 汇报不做准备,临阵磨枪、项目文档数据出错
场景一: 入职新公司,如何渡过试用期
1、入职是打好靠谱人设最重要的阶段
1、校招生/职场新人(蜜月期6个月)(期望低) 1)不挑活(根据培养计划逐步练手上手),最让人讨厌的新人动作,不服管,打乱管理节奏; 2)不要脸,不要不喜欢主动做丢面子的事情,比如问事情;主动性; 3)不矫情(不按照试用期计划,融入缓慢) 互相做back up,不要格格不入
2、专业人士
(期望高)(蜜月期1~3个月) 1、低调进场(降低期望):搞清楚情况,自己能在工作中贡献什么;结合一线业务实际情况; 2、持续沟通,要用耐心,建立信任:和上级、同级沟通;至少和上级收集信息,先不要动手做,先对齐频道。 因为你是个靠谱的人,说话才有份量。 目标是,打造靠谱人设 3、结果导向:不要太完美注意、根据时间点和资源来落地。统合综效,效率优先,以速度为优先。
场景2: 手上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1、不要认为自己能响应所有人的需求就是靠谱 2、只做高价值的工作,高效做完
1、关掉进水口 2、如何整理手上的事情: 1)所有工作优先级排序(紧急、价值等),前几个拿进来,其它待办;2)排序拿去找上级沟通,优先级排序是否合理,建立排序标准的过程;3)在去执行;4)隔一段时间设计和老板沟通的频次;5)逐步形成优先级评判
场景四: 如何提高专业能力
1、学什么
把工作拆解精细化-行业、具体岗位、具体做啥 例如直播行业增长产品专家,以及具体工作内容
行业 - 什么行业的直播 岗位 - 增长 工作范围 - 转化率、找流量、做留存
产品学什么:产品流程,文案能力,基本沟通能力(保持尊重,多聆听,共情)、多汇报、项目管理(主要了解谁在做什么,搞个表,每周进度;)产品sense/产品思维,不要变成传话筒(为什么做,搞清楚在做) 增长学什么:找到增长的增长体系,搞清楚专业词汇, 从商业的角度做增长飞轮(数据漏斗)、增长概念 直播学什么:推流、常见平台是哪些、商业模式、行业历史
2、跟谁学
1)看书,先看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项目管理 2)找一些有反馈的人来聊,比如做直播的专家、直播达人,了解他们的看法, 3)找成功案例:比如流量平台、投放方法,直播特性 4)了解业务转化链条的人 5)上级,信息比较多,方向;或告诉哪些接口人可以告诉你;固定时间周期性问
3、实践
1)看完必看的书,脑图列出核心内容 2)深度体验直播:运营、直播工会 3)画公司流程图,了解整个工作的模块 4)尝试主导营销活动,为活动背责
4、总结
跨行业的通用能力
比如知道转化漏斗,哪些是增长重点,尝试在哪里做转化优化
抓住本质的东西
有哪些共性通用的行业
5、总结方法论,复用
得到专业能力的大幅提升,效率
定制学习计划,要量化
商业公司都是:成本、预算、汇报、roi
二、成长学习
案例: 如何快速了解新行业 1)市面上行业相关的书快速浏览一遍;2)同行大佬访谈;3)专业名词,行业趋势,大概模式;4)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1、快速学习的能力
1) 明确目标 大概认为自己学到什么程度。 学习深度、学习范围 边界(只看和你连接相关的东西)目标
1)职场通用能力 - 计划能力 - 写作能力 - 沟通能力 - 大众心理学 历史、美学、技术、基础经济理论等等
2)专业能力 - 调研能力 了解别人的意见 - 数据分析能力 访购、未转化的(框定了产品解决的范围)、留存(持续产生的价值越大,长期价值) 留存关系到商业化(解决一次的钱、和持久的钱。做长久的生意) - 需要具备产品文档的能力 -产品原型能力 - 需求沟通能力(背景、需求、效果预测) - 项目管理能力(清楚目标,主要是一个管理表:功能-接口人-时间点-风险备注 定时更新,且定会议周期)
要有练习,用得上,才记得住
2)跟谁学
1)相关书籍 看书是最慢的学习 要找有反馈的机制提升理解,比如老板
2) 直属上级
3)同岗位牛人/前辈 - 要有价值交换,比如情绪价值、认知交换、情绪价值传递
3)如何实践
做用户调研,到底怎么做有用
应用场景不同,决定了学到的方法的适用边界,结果也会不一样
比如给销售调研,第一天聊聊吃饭,放松,建立信任。 问问题: 要具体,不要直接问**产品是否好用,而是销售目前遇到的问题。来切话题 ------- 让别人进入到可以坦诚沟通的场景 ------- 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话术问3遍,印证前面的问题,穿插在后面的问题
马斯克的第四次法则 没有随便的成功,失败都是成功付出的代价
实践,搞清楚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成功
4)如何总结, 形成方法论 抽象总结
发现做事的标准和过程,多个事情的共性的通用原理
第一性原理
例如给老板的汇报
1、为什么汇报? 原因、背景 2、如果老板是解决***需求,不汇报用其它形式也行? 3、如果我去汇报,我能胜任吗?写框架和背景,但缺数据 4、和上级沟通,确定时间点 5、资源支撑什么样?
总结要点: 1、为什么汇报, 2、是不是一定要汇报的形式 3、要输出哪些东西 4、时间等安排搞清楚 5、搞清楚资源情况,夹带私货,比如资源
奥卡姆剃刀原理: 凡事问为什么 可不可以不做 定位自己的能力边界 时间观念 如果从会议中得不到什么,会议就没价值(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要得到结果)
场景1: 老板突然让我带团队? 突然畏惧
1、面对位置领域的恐惧
2、不一定有足够回报的倦怠
如何解决? 问题一:所有管理者都是天生管理者? 问题二:管理者都是完美的,不会犯错? 问题三:普通员工比管理者高
1、管理者都是实战出来的。 没做过管理,就不会做管理。做,才是第一步。 2、管理者不追求完美,不追求不犯错,不追求大家都觉得好。管理的本质,是为了让你带领大家做事,高效做事。明确目标,迭代手段和方法 3、价值主张。 长期发展主张 4、不安全感: 拒绝老板的同时,已经在摧毁了安全 1)会感觉下属没有进取心,躺平; 2)管理的指挥棒,指哪打哪,是失灵的,导致安全跌势
负面情绪公式: 我认为 + 我的处境 + 不安全感
场景2:被交代没有干过的事
一个从来没做过硬件的人,怎么打败小米?
1、目标是什么
和老板聊需求: 1)双11之前,产品实现量产 2)性能优于小米最新产品,有独特亮点
1、搞定产品 2、搞定销售 3、确定供货 4、搞定营销 5、搞定资源(预算、法务)
2、盘点自己
为什么让我干? 软件产品专业能力 - 项目统筹专业能力 - 知道谁是硬件专家 - 愿意承担
我需要成为产品专家吗? 不用
1、学什么。 2、跟谁学(专家、竞品) 3、怎么实践(搜集用户意见、论坛、给别人用给反馈): 项目会: 项目管理表,管理项目进度和进程; 走访供应商,话术,品控;准备发布会,迭代话术 4、总结问题:边做边总结。 比如产品、比如硬件项目管理要注意的(对接人的背景不一样,如何大家黏在一起做事)
三、共情沟通
如何说服难搞的合作伙伴?
背景:1、发起的时候,有老大站台的时候,要协同部门参与 2、项目方案,各部门相互冲突。双方的需求是否确定 3、接口人(okr、kpi不在部门中):资源排期,目标排期不行
如何共情沟通: 1、情景共建,让双方感受到双方的感受(共情沟通的本质不要比赛,不要竞争),合作伙伴 相对比较大的事情,上来不要带着特别强的目的来聊事(会激发防御心理),不要说“我需要你们支持” 可以说“我们有个项目,好像和你们有关,请教一下你们”,请求大哥指导,做成【专家探讨】(扩大个人影响力) “从你们的角度,看是否可以” 兄弟,还是你们上道 “之前你们参与过?有专家都不叫吗”“我回去好好说说他们,未来可以交流,愿意听你们的” 各种渠道:搜集情报、合作 充分了解情况,搜集信息 2、拉动他们和我们合作伙伴共情,加入项目组。气氛要好 “这个事,不加入你们还不行。和大老板说说,邀请你们加入”
情景共建总结: 本质还是真诚来交流,公司做事要有利,不能坑。 1、情景共建:有时候遇到难合作的时候,第一是要【真诚的赞美】,前提是聆听,分析对方的关键点,记下来,夸一下,具体的赞美,会决定了要不要拉进距离。打破心防 2、利益共建:为公司做成项目,利益共建上达成目标(比如对收入)。利益共同体的捆绑 方式1:比如OKR的捆绑,目标实现。 方式2: 聊一下看对方有什么帮助。项目挺大的,大老板挺重视的,下次一起汇报。 如果是交易型部门,价值交换,可以直接进入“利益共建”,尤其是商务合作型 3、信任共建:不管情境和利益多少,第一次都是不确定和未知。做信任共建的行为。但第一次合作后,后面合作就简单了。 先找他做一个特别小的事情,感觉合作起来没问题。 创造共事的感觉。比如请吃饭,请他拿餐具,比如有个东西请他看下,买一杯奶茶送送。让大家很熟悉,创造协作的感觉。小事情做完,在做大的事情。 比如找朋友借钱,先开口30万,然后最后借了5万,写了借条。【请求朋友帮助的时候,先提了宏大的,在小的就比较满足】 4、危机共建: 遇到了对方的事情优先级不行,对方为难。 要共情沟通:1、站在对方角度共情,让他也站在我们角度共情,大老板汇报时候,“你们更专业”,不能得到支持万一掉地上,只能解释一下。“现在是我们倆的事情” 要在一起向大老板汇报,调优先级。 汇报时:资源PK、资源占用情况。 开项目会,年底你们每个人都会记得,领我们荣誉。
【风评最重要:人的人设维系,是日积月累。能和别人合作,给人靠谱的,值得信任】【公司核心影响力,和被授权的影响力】
共情沟通能力
职场沟通分3类:上级、获得同事支持、搞定客户
【案例】 360公司。一个不抽烟的人,为什么天天在抽烟室 烟民都是平等,烟民都是兄弟
把对方拉入他熟悉的场景,并把自己认为是一份子,是一路人,拉近距离的感觉,个性上的善意。
如何和上级对焦: 1、双方语言体系和信息背景不一样,导致做反馈时对不上,不能同频。 比如老板会反馈宽度、深度、方法论不够。比如执行者更多在意在怎么做,
如何同频:尝试去挖掘信息背后的含义,用共情沟通的方式。 比如:绩效沟通,听不懂老板的话,比如细节看的不够深,老板希望你能悟 第一步:大方向上先同意。比如说我是要注意细节,顺着讲,在解释下,同时自己做心理建设(有则改无则加勉)忍了 第二步:尝试列举自己的细节问题、案例,看看反馈。比如 项目更注意细节点,有些问题不会出现,例如上次有些同学不注意; 看老板反馈,拉入老板熟悉的场景,调频率 第三步:请老板给更明确的指导。老板就会反馈真实的例子,尝试讲例子,讲具体的事情,范围缩减到具体的几件事 从听不懂的 话,通过共情沟通去挖掘真实信息。 第四步:挖出信息后,需要用自己的语言体验,去复述上级的建议。反向传递,互相对齐。从b项目,面向未来,其他事情举一反三。 第五步:在工作中,尝试融入意见。比如做完发邮件后,反馈和回报。我在现在的工作中已经在实施,请老板是否有新提点。 凡事有反馈,有交代。
在没有建立互信的情况下,越说越觉得在狡辩,所以职能在建立互信的前提下,才能建立互信。不是只先表达自己的意见,很难被信任。 打开通道是第一步,建立信任是第二步,建立沟通才是第三步。 目的不是,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而是建立互信。
如何和同事支持 同事沟通的三个场景 1)对你有求 2)你有啥求别人 3)和别人有竞争关系 4)合作关系
公司所有人都是围绕价值。
如何让同事支持我们,需要把同事拉到他的场景中, 他对你的决策表示支持,等于对自己标志支持。
在公司是打工挣钱,不是交朋友的,不是要求当朋友,或者搞竞争,只有合作伙伴,站在事情做的更好的角度做事情。 不要低级思维。 不要让老板当判官。 职场的基本道理。不要树敌,不要给老板找麻烦 要做的事情如何把事情往前推进。 大家不得罪人,还把事情往前推进。
每个人的时间警力都是有限的。
无法帮别人提升效率的,职场上走不远。 保持对时间和精力的掌控力。
案例:当手上有急事情,同事也有急事帮忙
把他拉到我的场景,且他熟悉,且沟通信息同频 让他知道,支持我的事情,是支持他自己的事情 1、真诚说出别人的感受,“我也觉得你这个事很急啊,还真是挺急的,我们聊下看怎么解决”把他的真诚的感受说出来。 先共情,打开沟通管道,愿意下来听一下。 2、用真诚的方式让他共情。“我的老板你的老板都着急,他们怎么那么急,我老板也要杀我头,我老板真不是东西。我们是兄弟。” 双向沟通,打开通道, 3、逼迫他做出选择,问“小a,你是我先做哪个? ” 小a心想,肯定先做自己老板的,但是又不能松口不做。 有个想法看是否可以“需求接了,4点肯定不行,承诺一个时间,最晚明早。让我老板和你老板打个招呼,”让他下台阶 和别人打招呼,让别人来接 。 我们一起想个办法,给你老板交叉。 用话术,搞好双方关系,支持你,就是支持自己。未来他会觉你理解他的事,解决了可能性,不是解决事就是把需求马上解决了,而是拓宽思考余地。
场景1:怎么和老板谈长薪
共倾沟通 不要把人变成你的敌人
1、营造可以沟通的氛围,先铺垫: 铺垫团队的情况、家庭的情况,行业的对比,先拉到不太抗拒的情况,先把情况输入给老板 2、阐述老板也能接受的理由:“裁员后团队情况慌”、“个人的问题(家里的情况)” 3、和上级统一战线:“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老板对涨薪的看法: 1、价值低还提加薪,宁愿换一个人 2、价值一般又接受不加薪,说明没必要加 3、价值大却不提加薪,可能已经在打算离职
总结: 1、薪资和成长/潜力匹配 2、不合理的底薪,也不会长期持续 3、公司培养人的成本也很高 4、涨薪最终由价值决定
四、心态调节 情绪稳定
netflix
招聘标准: 只招聘完全成熟的成年人。
情绪的来源 人类情绪发生的根源
负面情绪的来源于 不安全感: 突然紧张/害怕 - 原始的威胁感知,比如不能胜任的工作 嫉妒、愤怒 --- 原始人对周围的对比感知,工作的内卷和竞争,感知到上级的不理解 抑郁、倦怠 -- 原始人感知到是否被接纳,比如做重复的价值不大的事情,不被重视,带来低迷的感觉 痛苦、悲伤 -- 比如负反馈,绩效的不好,被误解,
正面情绪是: 有 安全感 温暖的被窝、家人的陪伴、银行的存款 同事的微笑、上级的夸奖、坚固的扶手
负面情绪公式: 我认为+我的处境+不安全 = 负面情绪
相对是主观
如何摆脱: 我认为 - 过于敏感的下属 我的处境 - 不安全 -
1、破除“我认为”“我执”,和世界脱节。不要直接主管反馈,赶紧求证、反馈 - 搜集信息,客观信息来求证 - 把“我认为”,换成“我们共同的结论是” - 把“我认为”换成“我谨慎求证后可能是” - 把“我认为”换成“只是他们认为” - 把“我认为”换成“一帮蠢人认为”
2、破除“我的处境” 【案例】创业者如何面对 被拒绝、被辱骂和被挑战
- 诚实面对,没人在乎你的情绪。客观现实,就是要面对、接受 鲜花和掌声才是稀缺,看不起才是常态。诚实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 诚实面对现状和内心,就没人能伤害。也是了解软处,正式缺点,才能向上。 不要是混沌态。 - 变换人称,冷静的去看别人的处境。 第三方视角来看 转换视角,脱离身体,变成局外人看现状。 看自己情绪不好,很像小朋友过家家。 - 树立远大目标,这点情绪算个啥 韩信受胯下之辱,是要当大将军,不会在意。这些琐事,都是路上不用在意的事情。 - 逃避可耻,但情绪觉得那就对了 直接换一个处境。在初始搞坏了处境,导致处境恶化跟不上。 但不是找不到,而是环境变化无法处理。需要一个从0到1的环境里,重新做情绪控制。
3、破除 安全感
一个公司高管,把聆听辱骂当作个人进步的方法
- 心理暗示 专注目标,长期自我暗示。比如早上起来面对自己,对自己画饼,褒奖。 - 降低对“安全感”的要求 安全感系数 不要太高。真实世界,不可能按自己的要求构建安全屋
驾驭负面情绪 产生正向作用
极度愤怒情况下,就多分泌多巴胺,造成身体机能强化。
负面情绪,倦怠,会提醒你换一条路 悲伤和绝望时,最容易打动别人。激发共情。 - 比如国家危亡时,演讲带来打动力
极度和怨恨,其实自己是和别人做比较,其实是激发 相比浑浑噩噩 利用负面情绪,帮助自己升级打怪,直达巅峰
马斯克,辞退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 阿斯伯格综合症,很享受和别人交流,但感受不到对方的感受,完全不care别人,排除外部的声音。
麦肯锡 信任公式
麦肯锡信任公式T=(C*R*I)/T Trustworthiness 信任程度 C = Capablilty 资质能力(可信度 )---专业资格,顾问能力,过往可验证经验,解决问题的水平 R = Reliability 可靠度---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守时,重承诺,不过度承诺,忌不懂装懂 I = Intimacy 亲密度----高频,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趋同,用心痒点(农村包围城市) S = Self- 自我中心的程度---体验对方感受,考虑对方利益,处处感同身受
五、如何拿到好绩效
1、理解绩效管理的本质
商业公司存在目的就是赚钱 一群为了挣钱为目的的人,一起合作的人的集合 乌合之众,人类族群自然分化阶层,涌现管理者做决策 管理者的职责:确定方向、分工(激发所有人达成目标) 管理的本质:激发 - 管理的手段 绩效管理,就是一种管理工具 经济导向的绩效工具
绩效的工具如何设计的? 泰勒 【科学的管理】
激发了人的本能,趋利避害
1、和员工对其,什么是达标 2、能达标和未达标的结果,奖励
局限性: 创意工作比较难量化结果
2、常见绩效指标
kpi 关键绩效指标 基于二八定律
1、真实目标要高很多 2、只要优秀员工超出期望也能接受
为什么被用歪? 1、下属不敢质疑,kpi本身扭曲。上级和下级没达成共识 2、非可标准化岗位,无脑实施kpi考核。满足非专业管理者的管理,比如代码行数来衡量程序员,风控部门解决的风控问题数量。 3、kpi全年不能修改。
中国式OKR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强调横向拉通与对齐,组织协同 O定了可以不懂,k和r可以动
为什么被用歪? okr是自驱自发性,但国内变成绩效工具 1、用okr打绩效,但本来是目标追踪工具,本身是能力评估工具,并不是激发工具 2、用OKR考核,国外okr不负责考核 3、okr上不到管理层。 没有全员意识。只在中层和底层。a部门用,b部门不用。 4、沟通障碍。 kpi只能和上级对齐,okr可以直接ceo对齐。公司高层不拥抱,就不能落地。 5、信息不透明。 把员工当自己人,还是贼。手机、电脑监控软件。
271和361 末位淘汰法
优秀 - 一般 - 待改进/待淘汰 看着员工卷
轮流背1
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
部门容易受个人牵连
3、上级打绩效的维度
公式一: 硬业绩+软360考评+主观的潜力期望
硬业绩:目标达成情况,前提是目标对齐 举例:如何对齐目标 1、事件和名称的对齐 2、项目的目标里程碑对齐 3、节点时间对齐 4、结果对齐 5、不同项目在绩效里的占比 6、风险对齐,风险预警和planb计划 控制责任范围,和项目在可控范围内。
软实力: 360度考评, 协同部门的匿名考评。上下级和同事的合作情况 1、日常如何沟通协作 2、工作之外突出贡献(比如工作分享)/比较大的污点 3、对团队的正向价值
主观潜力希望: 1、对硬业绩最终结果的满意度 2、对软技能的信息反馈 3、管理中的主观感受:比如是否听懂说话、积极参与团队、做事是否思考全面、是否任劳任怨、新人和老人的平衡(比如对骄傲的人)、横向比较 最终角度,是在怎么做好管理的角度来打分,起到管理作用,不追求绝对公平 公司完全支持,管理在主观上的打分。 绩效就是管理团队的工具,激发团队效率。
公式二: 最终绩效得分+271排序 = 最终绩效等级 人才象限分类法: 潜力象限、意愿象限 分成四类:高潜力高意愿、高潜力低意愿(绩效激发)、低潜力高意愿(绝大部分状态、老黄牛,周期性奖励鼓励动作)、低潜力低意愿
案例: 亚马逊的横杆文化 只招超过平均水平的人,选择最优秀的人加入团队 让自己在排序中,尽量靠前。 不想当坏人的管理者,当不了高级管理者。
员工排序: 主管 - 我是否有意愿带着他在我的部门继续干,对所有员工排序 1、271淘汰 2、横向比较员工水平,确定招人水平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晋升机会和奖金额度,和绩效评分没有直接关系,只和最终的绩效排序有关。 2、打1,也是考虑横向部门的公平性。管理有序。并不一定公平。 3、绩效自评,不要太高也不要打太低,上级最讨厌没有自知之明 4、大公司和小公司区别:大公司靠制度,不会太一言堂,相对公平。小公司是一言堂。 5、一年不管几次考核,最后一个考核和全年考核最重要。 6、换新老板要做目标复盘
4、如何拿到好绩效
1、保持与上级核心目标一致,主动建立一定频次的沟通。保证上级对自己事情的了解 2、软打分: 平时注意经营自己的人设形象。情绪稳定,与人为善。对团队有意义的人。 3、定目标,低调为主,悲观角度来定。 4、不要跟长期目标死磕,尽量以短期目标为主。 5、多观察部门人员状态。部门都是竞争对手,哪些是关键人员,我目前的排序什么位置,看怎么改善,不行的话就跳槽或转岗,不要当炮灰 6、绩效也是可以改的(真正一直高绩效的人,是有能力让老板来改规则的。)
5、常见绩效工具
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
部门容易受个人牵连
要跟对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