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下生物
新2024七下生物知识点总结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5-08-23 16:53:46七下生物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人为改变一个条件
对照组:正常自然条件下
对照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控制单变量)
选择多种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完整且有活力,度过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时会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化并输送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芽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幼根的生长——根尖
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
作用二: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移栽植物存活
根尖各个部位的作用以及各个部位的位置
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另一方面主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加细胞体积
枝条的发育
叶芽发育成枝条
叶芽中部位的发育
幼叶发育成叶
牙轴发育成茎
芽原基发育成芽
过程如右图所示
年轮的增加(考点)
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
茎干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注意是形成层)
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有机物:光合制作制造
水和无机盐:根成熟区吸收
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
氮:枝繁叶茂
磷:开花结果
钾:茎干粗壮
注意:在农业生产上,给植物施肥是必要的,但施肥过多,可能会造成烧苗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花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花的各部位的位置以及功效
花的各个结构
花瓣
花托
花柄
花萼
雄蕊
柱头
花柱
子房
子房壁
胚珠
珠被
卵细胞(受精卵)
雌蕊
花药(含有花粉(精子)
花丝
传粉和受精
传粉
定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人工传粉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受精
定义: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称为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
胚珠发育成种子
胚珠发育成的种子,加上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等于子房发育成的果实
在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
珠被发育成种皮
受精卵发育成胚
第二章: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第一节:水的利用和散失(蒸腾作用)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从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片上,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茎内运输水的结构:导管
植物的蒸腾作用
定义: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场所:叶片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构成
表皮
表皮细胞(用于保护)
保卫细胞
叶肉: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叶脉:运输,支持
气孔
称号: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作用: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空气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内部,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水也会通过气孔散失,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气孔周围形状似月牙型的是保卫细胞
光合作用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绿叶:指叶绿体;光:条件;有机物:指淀粉
步骤
第一步,暗处理(目的: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作用:排除原有的实验干扰
第二步,遮光对照处理
第三步,叶片酒精隔水加热(目的:溶解叶绿素)
第四步,叶片漂洗,滴加碘液(目的:判断实验结果)
判断实验结果的标准
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即产生淀粉)
叶片不见光部分不变蓝(即未产生淀粉)
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是植物制造淀粉(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有机物的作用
参与构建植物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的同时,并将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普里斯特利的白鼠实验)
原理:植物能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使用过程和结论
氧气助燃,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
氧气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有机物的运输及其作用
切割树皮后,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筛管)被切断,造成营养过剩,引发细胞无序分裂,进而形成瘤状物
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等结构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个植物体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措施
合理密植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气肥法)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适当增高温度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公式:二氧化碳加水(原料)通过光能(条件)在叶绿体(场所)中实现光合作用,并转化成有机物(存储的能量,用筛管运输)和氧气
实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者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
过程:将储存的能量的有机物转化成能量加二氧化碳加水
无氧呼吸时
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转化成乳酸加少量能量
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转化成酒精加二氧化碳加少量能量
实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公式: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加氧气(原料)通过线粒体(场所)转化为二氧化碳加水加能量(产物)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应用
特点:植物体不同的生命时期或不同的细胞中,呼吸作用的强弱是有差别的,呼吸作用的强弱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
促进作用:松土,排涝
目的
增加氧气产物
保证根的呼吸作用
抑制作用:低温,少氧,干燥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运用光合作用)
植物可以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促进血液循环)(蒸腾作用)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保护植被
第四单元:人的生理与健康(一)
第一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人的生殖
生殖系统及作用
男性
输精管:输送镜子
尿道:排出精液和输送精子
阴茎
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女性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等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生殖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胚泡,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8周左右的发育成为了胎儿,胎儿用38周分娩,变成新生儿母体
营养来源:母体(脐带和胎盘)
第二节:青春期
表现: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和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等
地位: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注意生理,心理变化及卫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质,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作用
糖类: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建设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以及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水
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人体体重的60~70%,关系到人体的新陈代谢
无机盐
含钙的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厌食,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维生素的作用
特点:维生素种类很多,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危害: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
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叶酸(维生素B9):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等,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消化
定义: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从上到下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器官
口腔内的分解
牙齿:切断和磨碎;舌头: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各种物质消化后的产物
淀粉: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小肠分泌的胰液和肠液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通过胃内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再通过小肠将蛋白质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系统中逐渐完成的
食物的消化过程总括
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食物中分子较大的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吸收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原因:(小肠的特点)
小肠长
小肠内部里有小肠皱襞
小肠内部有小肠绒毛,较长绒毛的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体现生物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特点
定义:食物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就是吸收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合理营养
定义: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营养:六大营养物质加膳食纤维
平衡营养:平衡膳食宝塔
食品安全
关注食物包装
不吃有毒的蘑菇,不吃发霉的食物,禁止违法食用野生动物
珍惜每一粒粮食,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
边吃饭边笑的危害和原因: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剧烈咳嗽,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吸气: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并外展,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胸腔扩大,肺扩张,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因此外界气体入肺
呼气: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并内缩,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胸廓容积减小,肺收缩,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因此肺内气体呼出外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泡将氧气运到血管内,通过血液的运输将氧气运到组织细胞内;反之,呼出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先从组织细胞运到血液内,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肺泡内
肺泡内部的氧气浓度最高,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气体扩散原理:高浓度气体往低浓度气体跑,直到平衡
肺泡的特点
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多:肺泡数量多
绕:上面绕着毛细血管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高气压的气体流向低气压的气体)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结缔组织)
血液的构成:血浆(包括血浆蛋白,水(大多)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白细胞:体积通常比较大,形状不规则。白细胞没有血红蛋白,但有细胞核
血小板: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血液不仅有运输功能,还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输血与献血
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动脉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作用(定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叫做动脉
毛细血管
特点
数量多
分布广
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厚,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流速度最慢
作用(定义)
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运输二氧化碳等废物
静脉
特点: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作用(定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结构和功能
结构
肌肉组织
区分左右
心尖朝左
左右相反
上房下室(上面为心房,下面是心室)
房静室动(心房连接静脉,心室连接动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功能
血液从心房到心室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心室到动脉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静脉到心房
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到主动脉,到各级动脉,到全身毛细血管,到各级静脉,到上下腔静脉,到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到肺动脉,到肺部毛细血管,到肺静脉,到右心房
考点:注射的或者口服入人体内的治疗药物需到达扁桃体,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左心室才能到达扁桃体,到达扁桃体以后,药物进入上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再进入体循环和肺循环,治疗伤口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废物的种类和废物排泄
废物的种类:尿素,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废物排泄
定义:人体将尿素,二氧化碳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废物
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呼吸系统:气体排出水和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尿液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其他途径排泄
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单位的构成: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过滤掉了大分子蛋白质)
当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肾病所对应出问题的部位
血尿,蛋白尿:肾小球
尿糖:肾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