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强者恒强,而欠发达国家却往往多灾多难?世界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是依据什么样的逻辑在运转着?
编辑于2023-06-05 17:25:51 四川省一切国家行为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中苏两国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诡异波动的关系之下,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美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内循环,是指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从理念上讲,内循环是通过国产替代,完善技术和产业供应链,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足,减轻外部需求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冲击,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空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一切国家行为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中苏两国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诡异波动的关系之下,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美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内循环,是指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从理念上讲,内循环是通过国产替代,完善技术和产业供应链,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足,减轻外部需求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冲击,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空间。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
绪论
成本转嫁论
历史
2001
美国双重危机
IT泡沫崩溃
911事件
2008
次贷危机
国家收益
金融资本核心国家
金融扩张获取制度收益
资源主权国家
资源上涨
搭便车收益
资源被跨国公司掌控
收益被拿走
制造业实体国家
承载制度成本
全球危机与核心国家的双重成本转嫁
2008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
制造过剩流动性
推高全球大宗物品价格
贫困国家通胀
颜色革命
向实体经济国家转嫁经济危机代价
对外输出通胀
实现自身
低利率
低通胀
债务国和债权国颠倒
核心国家成为最大债务国
增加对外负债
债务演变为资产交易
扩张资本市场
单极霸权
金融全球化
借债消费
借债投资
借债打仗
政治成本转嫁
软实力和巧实力
支持颜色革命
去国家化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宿命
改革开放
物质高速增长
金融自由化
货币经济繁荣
承担外资抛空
带来的经济危机
威胁
国家政权
执政党权威和地位
新兴国家
享受收益与承担风险不对称
演变内部社会矛盾
核心国家思想引导下
问题归咎制度落后
颜色革命
社会矛盾转为政治矛盾
全球资本主义历史阶段
资本主义模式
殖民地宗主国
莱茵模式
被殖民化的新大陆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未殖民的亚洲大陆
东亚模式
历史
第一阶段
16世纪末期-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
全球殖民扩张
新大陆掠夺和开垦
奴隶制
德日挑战
英法确保利益打压
爆发一战
第二阶段
一战、二战-20世纪八十年代
殖民地独立
殖民成本高昂
制造业利润率下降
降低劳工成本
缓解阶级冲突
环保压力
解殖运动
新民族国家
低端制造
无核心技术
低廉劳动力
自然资源
成本转嫁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后冷战
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解体
中国奉行亲资本的制度转型
核心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赚取巨额利润
回流核心国家
加速金融化
催生泡沫
金融危机
核心国家
印钞缓和流动性危机
发展中国家
承受
金融无序
资本流出风险
三个时期
1971-2013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
苏联解体
2007-2013
次贷危机
制度调整
QE
金融风险转移发展中国家
2014至今
核心国家内部出现问题
新兴国家
旧模式走到极限
新兴国家当前面临全球大势
世界力量
表
全球币缘-地缘战略格局的重构
核心国
军事力量
制度
意识形态软实力
科技援助
改制输出
文化输出
压制
发展中国家
话语权和制度权
巧实力分化
制造动乱
里
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
自然力量
全球极端天气频繁
世界格局重构
地缘战略重构
2008-2013
美国5次QE
全世界转嫁成本
缓解美国金融部门结构性危机
战略收缩
次贷危机后美国战略
军事战略调整
除亚太整体战线收缩
不对盟友全方位安全承诺
鼓励自行承担责任
不再全球贸易主义
区域化贸易投资
不再依赖进口能源
页岩气革命
不扩张赤字
财政收缩
强势美元政策
资金回流美国
债务高水平维持
增发货币
购买债券
金融扩张
策略调整
低成本发挥全球影响力
俄乌战争
破坏欧和俄同盟
确保美在欧主权
中东制造乱局
拖累欧洲经济复苏
针对中国
太平洋同盟圈
孤立中国
海外军事集中部署东亚
捍卫美元霸权
国际制度转变
核心国家
量化宽松
资本低利率进入资本市场
占据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等市场交易主导权
获得高收益
逻辑
国内接受国际贸易基础价格
高通胀
企业成本上升
输入性通胀
国内资金价格上升
竞争艰难
对发展中国家
去国家化
调控国内经济及监管外国资本能力
经济主权
通过国家信用背书
获得铸币权收益和调控本国货币能力
货币主权
维持社会稳定的管治能力
政治主权
美国重启加息周期,引发金融动荡
新兴国家
中国
2013
换届
反腐
缓解金融资本压力
保住金融主权
保持币值稳定
外汇管制
维持独立货币政策
巴西
印度
跌幅不多
临时加强管治
土耳其
南非
印尼
被金融洗劫
新兴国家面临挑战
新兴国家
国际资本绑架
2015年8月前13个月
1万亿美元流入
输入性通胀
之后
资金流出
本币贬值
资本市场被做空
自身金融化加快
严重侵蚀实体经济
衰退
殖民地经济模式
出卖资源维生
新兴七国所受冲击
第一组
中国
土耳其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崛起
20世纪60年代
周期性波动
20世纪80年代
新自由主义
制度转轨
外资大量流出
第二组
印度
印尼
人口大国,灰色产业占比高
国家安全不稳定
武装冲突
恐怖主义
第三组
巴西
委内瑞拉
大城市贫民窟化+大宗商品金融化
南非
后殖民主义
主权负外部性
全球格局重构下调整战略
中国
产能过剩与金融化矛盾
重构背景:美中解除耦合
全球结构失衡
21世纪初
中美结构性失衡
美国
产能不足
金融过剩
金融扩张
去工业化
新自由主义
亲资本
中产减少
消费主义
中国
产能过剩
内需不足
高储蓄
政府高负债
加快全球化
被动金融化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
中美解除耦合
美国
新冷战
与中国脱钩
保证美元霸权
策略
支持独立势力
惑乱中国
组成反中同盟
组织中国同盟
东亚军事部署
战争压力
第十次危机
输入性危机
中国
逆周期调节
增发国债
基建
1999
西部开发
2001
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3
中部崛起
2006
新农村建设
2008
地震灾后重建
2009
4万亿救市
2015
扶贫攻坚
2017
乡村振兴
十次危机
2009
次贷危机
美国QE
2014
QE结束
美国加息
外贸下降
资金流入股市
2015
经济下行
股灾
双重过剩
产能过剩
经济15年高增长
国家资本干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举国体制
问题
基建
大规模征地
农村群体事件
环境污染
债务负担
个人债务
地方债务
企业债务
国家债务
表现
经济不能创造足够就业
年轻人失业高企
社会两级化
贫富分化
中产降级
负债增加
多边全球化到头
区域一体化
全球产业链
生态环境
承载极限
经济低增长
供给侧改革
产业升级
AI
5G
大数据
新能源
产能整合
医疗教育
环保
生态农村
一带一路
缓解产能过剩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流动性过剩
债务膨胀
资产泡沫化
金融市场不稳
金融膨胀
卷入核心国的金融扩张
主动推进本国经济货币化
加快流动性
外资流入
对冲增发本币
通胀
增加负债
M2货币供应
外汇占款主动基础货币供给
2000前
基础货币供给
内生渠道
2001-2008
贸易盈余
外汇增长
2009-2011
全球流动性宽松
热钱涌入
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121%
2012
量化宽松将要结束
外汇占款下滑
2013
流动性紧缩
实体经济通缩
利率政策被绑架
两难
热钱涌入
降息
通胀压力
经济过热
加息
海外资本流出
无风险套利
尴尬
银行
货币宽松
中小企业
消费乏力
信贷紧缩
衍生
资产泡沫化
投资
基建
房地产
产能过剩
制造业利润下滑
去工业化
投机
房地产
股市
资产泡沫
债务膨胀
谨慎处理
保证信用主权
投资拉动增长
金融改革
金融脱实向虚
生成金融利益集团
金字塔双稳态结构
金融深化
精英现代化
维持上层建筑
制度成本大增
触动财产关系
土地
货币化
商品化
金融化
输入性危机分析
资本局部开放
工业化国家
原材料和能源进口
通胀
国内利率上涨
融资成本上升
需要低利率资金
沿海
要求中央让渡外资管制权力
地方政府直接管理
人民币贬值
加速资金外流
国内富裕阶层抛售人民币
金融资本主义危机
币缘战略导致金融战争风险
外部地缘战略打压
内部经济危机
核心国家收割
军事战略配合
重返亚太
台独
港独
西部分离主义运动
国家金融安全机制
金融供给侧改革
反腐
金融化加速与去工业的综合性危机
输入性危机
1997和2008
集中力量办大事
举国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发挥劳动力蓄水池
缓解危机
现状
撤村并镇
占用农村建设用地
城市化
农村稳定性减弱
去工业化
失业
农业对国家应对危机的作用
大国
强大农业
先进工业
货币权
美国
补贴农业和高科技
操控大宗农产品
粮食武器威胁他国主权
重大战略选择
生态文明发展
多功能生态农业
维持土地制度稳定
保护完整工业体系
产业升级
创造有利于实体经济的税收环境
全面金融化
加速金融衍生品发展
资源资本化
价值虚拟化
资本下乡
土地
金融化
货币化
土耳其
概述
地理
周边
斯拉夫东正教区
亲美伊斯兰国家
宗教极端主义地区
不同宗教冲突地区
西方战略盟友
地缘位置重要
纳入北约
美欧军事支持
排斥
军事利用
经济排斥
国际收支账户和贸易赤字
长期贸易赤字
巨额外债
国家财政赤字
通胀
外债持续上升
高度依赖外债
缺乏拉动国内经济增长能力
资产和资源抵债
请求债务减免或延期
国外投资和外资依赖
国外投资
跨国公司
私有化并购
波斯湾资金补充
制造业转为
基建
房地产
模式后续乏力
美国加息
外部资本减少
经济收缩
城市化到顶
后劲不足
土耳其症候
问题
发展
依靠外资
高增长时期
未形成良性产业
症状
持续贸易逆差
外债攀升
经济泡沫
排斥性发展导致社会矛盾
土耳其发展困局
塔克西姆广场游行
政府贪腐丑闻
历史
1989
自由化改革
经济急剧波动
2000
双重危机
国际收支平衡危机
银行体系危机
热钱涌入
私有化
金融自由化
凯末尔主义→新奥斯曼主义
凯末尔主义
新自由主义改革
保守主义民粹
多边主义
伊斯兰世界
俄罗斯
新奥斯曼主义
建立伊斯兰东方帝国文化价值
区域内主导
试图扩张地缘影响力
前外交策略
民主和国家安全
与邻国0问题
临近地区发展关系
与更远地区发展关系
多维度的外交政策
强调互补
有节奏外交
国际组织和行动参与
增强影响力
地区霸权
扩张西亚影响力
外交转向俄罗斯
区内能源枢纽
欧洲大量能源管道连接枢纽
跨巴尔干管道
南方天然气走廊
美国
页岩气革命
降低石油依赖
中东政策
破坏为主
作用
西方
对俄罗斯和伊朗重要地缘部署
中国
一带一路重要地理位置
中土比较
共同点
西方逼迫下衰落
追求现代化和工业化
民族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崛起
接受新自由主义
外资转为外债
不同
陆权竞争态度不同
中国
完整主权
人口众多
土耳其
冲突频发
主权半依附
国有经济管理
中国
举国体制
土耳其
依附外资
印度
概述
二元体制
非正规经济
金融危机
未受影响
金融市场迅速恢复
IT服务壮大
吸纳人口少
发展制造业
制度弊端
政治体制成本高
低效贪腐
土地制度
种姓制度
需要改革
体制基本特性
两个基本矛盾
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
经济基础收益太低
不能支付高成本上层建筑
精英群体与西方接轨
构成阶级矛盾
人口关系紧张的矛盾
人口多资源少
依赖进口
贸易逆差
内外负债
财政赤字
三次战略机遇
冷战美苏对立
1947
主权国家
独立
苏联援助印度
20世纪80年代停滞
印度自主化改革
非正规经济成支柱
21世纪
对外服务业超前发展
苏联解体
美国IT转民用开发
1994
IT企业诞生
吸引海外资金回流
导致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东亚加工贸易资本流出
美国本土IT泡沫
2000
新经济崩溃
印度成为外包基地
IT
医药
财务
咨询
西方资本流入
经济增长
二元结构:非正规经济双刃剑
非正规经济
经济总量
50%
就业
90%
缓解危机
实现从城市产业资本软着陆
印度特色民族资本主义
国家经济发展
苏联模式
民族资产阶级
占据国家经济主体
未土改
消灭食利阶级
二元体制的灰色经济
灰色经济
非正规部门为主
与民族资本共生
本地化
二元化特点
正规经济
IT
服务
服务西方
支持国家
正规制度
科技教育
灰色经济
依靠潜规则处理负外部性问题
资源匮乏
价格高
排斥外资
联邦制特点
各邦政党
政治推行本地化
中央财政也倾向本党
规范治理成本过大
基层治理
政策失灵
灰色交易
灰色政治
贪腐
超前经济基础的政治制度
形式民主
选举
耗资50亿美元
制度与国情冲突
制度成本高昂
二元体制下的印度
闪亮
新兴市场
IT和服务业发展
宝莱坞电影
绝望
十万+农民不堪负债
自杀
被剥削小农
加入游击队
最大的饥饿人口
极度贫困
宗教仇恨
种姓制度
超前金融业
金融业
与外国金融资本接轨
IT服务业
金融业
外资流入
债务危机
未偿还银行信贷攀升
银行
坏账
10%
隐忧
实体经济债务膨胀
党派选举制度
地方利益输送
导致
货币贬值
长期贸易赤字
能源大量进口
外债沉重
企业债务危机
1/3
政府高负债率
21世纪发展战略
印度制造
人工便宜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难题
基建瓶颈
教育问题
最庞大文盲群体
规范非正规部门
增加制度成本
扩张性财政
无钱支持基建
既得利益者
阻挠改革
印尼
资源国的困境
2003-2007
原材料需求增加
经济繁荣
2007
次贷危机
出口经济受冲击
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煤炭价格下降
煤炭占出口产业比重达10.3%
棕榈油价格下降
世界第一大棕榈油出口国
棕榈油产业占出口比重为7.3%
新圈地运动
核心国家
量化宽松
全球金融产能过剩
跨国公司
在产业经济国家做战略产业并购
圈地
资源被外资垄断
物流、结算等属于较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
海外完成
资源产品出口国
只有第一产业劳动者养家糊口的收益
亲外资政策
外贸及出口下降
缺乏基本必需品生产能力的国家都不可能减少进口
国际收支恶化
资金持续流出
国际收支融资
国债债券的海外持有率达33%
货币在面对金融震荡冲击时相当脆弱
外债上升
货币贬值
石油出口转进口
国内石油产量下降
衰竭
国内消费量上升
能源依存度高
工人不满
69.8%的就业劳动力都是缺乏福利保障的非正规雇佣
出口资源的收益
被跨国企业占有
通胀加剧
粮食能源价格高涨
石油补贴困境
刺激了国内油品消费
工业化发展的用油需求猛增
汽油和柴油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
燃油走私猖獗
加重了财政负担
海洋力量展望
发展造船业
重要海洋战略位置
海上集装箱航运仍然是最便宜的远程货物运输方式
资源国的困局
特点
殖民化国家
外来人口超过50%
独立
延续西方制度
城市化陷阱
城市化
80%+
单一经济模式
资源出口占比大
跨国公司
外部定价权
巴西
工业发展策略教训
工业部门萎缩、依赖资源输出埋下祸根
20世纪70年代
较完整工业体系
未完成工业化
政治震荡
债务危机
经济周期
近十年
初级商品市场蓬勃
去工业化
制造业成本上升
经济衰落
工业关停
产业结构失衡
跨国资本投资粮食及能源市场
在没有进入工业化的时候就超前实现了人口的城市化
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的贫民窟
劳动力成本随进口品价格上涨而提升
没有可能再发展自主性的产业经济
难以摆脱对资源、能源和大宗农产品出口的依赖
大宗物品上涨
外汇收入增加
改善民生
基础教育
公共卫生
社会保障体系
热钱涌入
通胀攀升
银行加息
抑制通胀
为跨国公司打工的依附型经济
常年贸易顺差
负债国
国际资本投资
国际经济一半掌握于国际资本
资本流出
加息
滞涨
大宗商品走低
经济结构不均衡
受制于外国资本及国际市场的急剧波动
通胀高企
进口替代战略
高关税限制进口
外资优惠
促其本地投资
卢拉政府
石油及原材料收益
补贴民众消费
2014
原油价格下降
高通胀
低增长率
外债增加
外债节节上升
成长计划
拍卖油气、电力和基础设施项目(如机场、水利)的运营许可
沿袭殖民单一经济制度
劳工党陷入执政危机的原因
忽略了扩大制造业的比例
复制成本高昂的西方制度
美国总统制
比例代表制
议会
政党林立
偏向白人种族主义
上街反政府示威的人是更富裕的白人上层中产阶级
委内瑞拉
单一产业结构的困局
全球最大原油储备
完全依赖单一石油产业和石油贸易
石油占总出口收益的95%
石油收益为社会发展领域的投资提供了80%以上的资金来源
资源出口收入成为政治家对底层社会承诺的福利来源
造成对福利分配的政治依赖
币值急挫
经济危机
恶性通胀
币值急挫
外债规模扩大
外汇储备收缩
顺差到逆差
从2014年年底开始
经常帐户一直录得逆差
物质短缺造成社会动荡
土地资源丰富
跨国公司占有
70%土地集中于3%的人
粮食被跨国公司把控
抬升粮食价格获利
凸显粮食自给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激进城市化制造贫民窟
农村人口因各种原因涌入城市
城市化率高达89%
治安恶化
暴力犯罪急升
国民经济缺乏
完整的工业链
粮食的调控能力
消费自主及多元国民经济基础
南非
货币汇率不稳
外向型经济
汇率的波动往往反映该国经济的稳定性
经济增长下滑
经常账户和贸易差额长期赤字
经济增长率越高
经常帐户赤字越大
经济增长几乎全部依靠外资
本国经济占主体部分的资源和原材料出口几乎都被跨国资本所掌控
资金外流风险
依赖外资
风险评级
工具化和政治化
政治或经济打击手段
外债持续上升
失业及贫富悬殊
全球财富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社会之一
失业率长期偏高
长期陷于贫困
种族冲突、排外情绪高涨
黑人群众意识到
建立了一个形式上的黑人民主政权
但南非的经济去殖化过程并没有完成
日益严重的劳资冲突
土改艰辛
南非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白人农场主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