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脉络梳理
初一下册历史第一单元脉络梳理,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初一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 隋的统一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 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四个工程(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炀帝)
创立标志: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历史意义: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由此可以参政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 隋朝的灭亡
时间:618年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二课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措施
任用贤能。魏征敢于直谏,房玄龄善于谋断,杜如晦敢于决断,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创于隋朝)
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 女皇帝武则天
改国号为:唐→周→唐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创立殿试制度
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 “开元盛世”(唐玄宗/唐朝最鼎盛的时期)
措施
任用贤能(姚崇和宋璟)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第三课
1. 唐朝的经济繁荣
农业
曲辕犁(翻土)
筒车(灌溉)
手工业
四川蜀锦冠于全国
越窑的青瓷
邢窑的白瓷
唐三彩最有名
商业
都城长安繁荣
2. 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 唐朝的社会风气
比较开放
充满活力
兼容并蓄
4.唐朝的文学艺术
诗人
李白被誉为“诗仙”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
书法家
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画家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第四课
1.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日本→唐朝
鉴真东渡:唐朝→日本
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
鉴真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
2.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新罗或朝鲜→唐朝)
3. 玄奘西行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达到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第五课
1. 安史之乱
原因: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各种矛盾尖锐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人物
安禄山
史思明
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3.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
南方出现九个政权
北方还有个割据太原的北汉
实质: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评价:
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