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管理
事业单位管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知识,快来看看吧!
编辑于2023-06-17 19:00:20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概述
事业单位含义
主体
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性质
社会服务组织
宗旨
公益性
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
服务性
人事管理概述
原则&方针
原则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方针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口诀:公民争优
管理方式
分级分类管理
管理岗位:1-10级
1级最高,10级办事员,9级科员
专业技术岗位:1-13级
高级岗:1-7级
中级岗:8-10级
初级岗:11-13级
工勤技能岗位
管理权限
中央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全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本辖区
主管部门
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组织部、人社局
岗位设置即招聘
岗位设置
设置依据
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
因事设岗
设置要求
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
方案备案
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所有岗位、一律面向社会招聘❌
特殊情况
国家政策性安置
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
涉密岗位
聘用合同
合同期限
一般不低于3年(≥3年)
试用期
初次就业/应届毕业生+3年以上聘用合同=试用期为12个月
再次就业:另行协商
订立至退休的合同(双十协定)
本单位连续工作10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解除合同
单位解除
即时解除
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
一年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
预告解除(提前30日书面通知)
年度考核不合格+不同意调岗
连续2年年度考核不合格
受到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
员工解除
提前30日书面通知
特殊情况:另有约定除外
人事关系终止时间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
易错点: 旷工≠请假 超过=大于 工作日≠日/天
考核与培训
考核
重点考核
工作绩效
考核种类与结构
平时考核
年度考核
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口诀:一优秀三合格
聘期考核
合格;不合格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培训
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专项培训
奖励与处分
奖励
奖励原则
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坚持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以定期奖励为主
奖励种类
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处分
处分种类
警告
6个月
记过
12个月
降低岗位登记或撤职
24个月
开除
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工资构成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人事争议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对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不服
复核(30日内)
原机关
申诉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主管部门
行政管理
行政职能
含义
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应发挥的功能
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
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
管理幅度(横向概念)
影响因素
规模一定,层次vs幅度——反比
组织规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
下属员工素质(工作积极性)——正比
领导者的素质——正比
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正比
管理层次(纵向概念)
管理层次和信息传递准确程度成反比
扁平化和高耸型结构
扁平化组织结构
管理幅度:宽 管理层次:少
优点
信息传递速度快,管理成本低
员工积极性较高
缺点
管理难度大,精力分散
高耸型组织结构
管理幅度:窄 管理层次:多
优点
管理严密,分工明确
缺点
信息传递效率低,成本高
挫伤下属的积极性
集权与分权
集权
优点
保证组织总体政策的统一性
保证决策执行的速度
缺点
不利于发展个性
缺少弹性和灵活性
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分权
权力下放
优点
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缺点
容易造成各自为政
行政决策
含义及地位
主体
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
地位
决定性作用——核心地位
主导
全过程
决策类型
风险程度
确定性决策
决策可控;决策结果明确
风险型决策
决策结果有一定风险
不确定性决策
决策结果无法预测
决策有不同作用/重要程度
战略决策
全局的、长远的决策
战术决策
短期的、具体执行的决策
决策问题类型
程序性决策
有先例参考
非程序性决策
无先例参考
决策主体决策方式
经验决策
依靠经验、惯性思维
科学决策
依靠科学技术和手段
公共危机管理
含义
突发事件引起;严重威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事件
特点
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
分级
I级(特别重大)
红色
II级(重大)
橙色
III级(较大)
黄色
IV级(一般)
蓝色
处理原则
时间性原则
首要原则
效率性原则
协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行政监督
主体
各类监督主体
对象
国家行政机关机器及其工作人员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附录
著名管理学家及其代表理论
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管理五大智能》
韦伯
现代组织理论之父《科层管理理论》
梅奥
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社会人假设》
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目标管理理论》
常见管理学原理及效应
青蛙现象
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鲶鱼效应
采用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木桶原理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水平
晕轮效应
“以偏概全”,“爱屋及乌”,“一白遮百丑”体现晕轮效应。
马太效应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羊群效应
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导致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手表定律
每个人都不能同时秉承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破窗理论
如果放任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投射效应
人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是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帕金森定律
人浮于事,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造成机构臃肿的现象。
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概述
事业单位含义
主体
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性质
社会服务组织
宗旨
公益性
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
服务性
人事管理概述
原则&方针
原则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方针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口诀:公民争优
管理方式
分级分类管理
管理岗位:1-10级
1级最高,10级办事员,9级科员
专业技术岗位:1-13级
高级岗:1-7级
中级岗:8-10级
初级岗:11-13级
工勤技能岗位
管理权限
中央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全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本辖区
主管部门
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组织部、人社局
岗位设置即招聘
岗位设置
设置依据
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
因事设岗
设置要求
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
方案备案
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所有岗位、一律面向社会招聘❌
特殊情况
国家政策性安置
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
涉密岗位
聘用合同
合同期限
一般不低于3年(≥3年)
试用期
初次就业/应届毕业生+3年以上聘用合同=试用期为12个月
再次就业:另行协商
订立至退休的合同(双十协定)
本单位连续工作10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解除合同
单位解除
即时解除
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
一年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
预告解除(提前30日书面通知)
年度考核不合格+不同意调岗
连续2年年度考核不合格
受到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
员工解除
提前30日书面通知
特殊情况:另有约定除外
人事关系终止时间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
易错点: 旷工≠请假 超过=大于 工作日≠日/天
考核与培训
考核
重点考核
工作绩效
考核种类与结构
平时考核
年度考核
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口诀:一优秀三合格
聘期考核
合格;不合格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培训
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专项培训
奖励与处分
奖励
奖励原则
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坚持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以定期奖励为主
奖励种类
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处分
处分种类
警告
6个月
记过
12个月
降低岗位登记或撤职
24个月
开除
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工资构成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人事争议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对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不服
复核(30日内)
原机关
申诉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主管部门
行政管理
行政职能
含义
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应发挥的功能
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
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
管理幅度(横向概念)
影响因素
规模一定,层次vs幅度——反比
组织规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
下属员工素质(工作积极性)——正比
领导者的素质——正比
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正比
管理层次(纵向概念)
管理层次和信息传递准确程度成反比
扁平化和高耸型结构
扁平化组织结构
管理幅度:宽 管理层次:少
优点
信息传递速度快,管理成本低
员工积极性较高
缺点
管理难度大,精力分散
高耸型组织结构
管理幅度:窄 管理层次:多
优点
管理严密,分工明确
缺点
信息传递效率低,成本高
挫伤下属的积极性
集权与分权
集权
优点
保证组织总体政策的统一性
保证决策执行的速度
缺点
不利于发展个性
缺少弹性和灵活性
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分权
权力下放
优点
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缺点
容易造成各自为政
行政决策
含义及地位
主体
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
地位
决定性作用——核心地位
主导
全过程
决策类型
风险程度
确定性决策
决策可控;决策结果明确
风险型决策
决策结果有一定风险
不确定性决策
决策结果无法预测
决策有不同作用/重要程度
战略决策
全局的、长远的决策
战术决策
短期的、具体执行的决策
决策问题类型
程序性决策
有先例参考
非程序性决策
无先例参考
决策主体决策方式
经验决策
依靠经验、惯性思维
科学决策
依靠科学技术和手段
公共危机管理
含义
突发事件引起;严重威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事件
特点
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
分级
I级(特别重大)
红色
II级(重大)
橙色
III级(较大)
黄色
IV级(一般)
蓝色
处理原则
时间性原则
首要原则
效率性原则
协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行政监督
主体
各类监督主体
对象
国家行政机关机器及其工作人员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附录
著名管理学家及其代表理论
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管理五大智能》
韦伯
现代组织理论之父《科层管理理论》
梅奥
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社会人假设》
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目标管理理论》
常见管理学原理及效应
青蛙现象
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鲶鱼效应
采用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木桶原理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水平
晕轮效应
“以偏概全”,“爱屋及乌”,“一白遮百丑”体现晕轮效应。
马太效应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羊群效应
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导致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手表定律
每个人都不能同时秉承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破窗理论
如果放任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投射效应
人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是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帕金森定律
人浮于事,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造成机构臃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