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言学 第一章 (南京大学615考研)
这是一篇关于语言学 第一章 (南京大学615考研)的思维导图,包含语言的定义与研究方向 、语言的甄别性特征、语言的语法、 语言与思维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语言学
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学
1.1导引
语言概说
1.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语言从何而来?/语言是如何演化的?/语言的本质是什么?/语言和心智有什么关系?/人类如何使用语言?
2.语言的思辨:高尔吉亚(语言既不能反映客观经验,也不能传递主观经验,交际和真理的表达是不可能的)和柏拉图(交际是可能的,因为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概念,独立于或者先于语言产生)
3.从语言功能角度:语言可以表达概念、传递思想、进行交际
4.严肃的学术讨论: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和语言作为一个特定的系统
语言的定义与研究方向
语言学是对语言的科学研究
定义1.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符号-意义”结构主义人物(索绪尔)整体性、可分割性、有规则性
主张语言学的真正任务:研究共时系统中的语言
历时语言学(纵向的。语言的发展变化)
共时语言学(平面的,同一特定时间内):这个系统中某一特定语言符号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自身,而是取决于这个系统中的其他符号,“语言是形式而非实质”
语言活动
语言:是在言语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关系
言语
核心(对比与对立):通过对比与对立提取语言单位,最终建立一套共时语言结构体系
为20世纪初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哥本哈根学派(符号学)、布拉格学派(功能和结构)、美国学派(音译结合体)等理论源泉)
1993年,美国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出版《语言论》标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走向成熟
不同层级的语法形式
语法规则
语法形式的推导规则
语类的推导规则
定义2.语言作为一种心智能力:1957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标志着生成语法的诞生,实现了语言学研究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向生成语法转变
语言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探索理想状态下使用者的语言能力,而非语言表现
1.由对现象的探索转向对制约现象的内在机制的探索
2.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心智能力
3.不仅追求描写充分,更追求解释充分,观察充分
4.强调语言能力的普遍性以及生物基础(语言能力是天生的)
5.语言能力(语言行为背后的心智能力)和语言表现(语言具体的使用)
6.对普遍语法的探索,已经成为当今语言学的主流理论思潮
定义3.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1.出发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人类用语言来表达自身、改造社会环境)
2.功能语法理论以交际功能来解释语法结构(语用、认知和交互性框架、社会语言学、语言人类学)
3.语言视为动态现象
4.凸显语言类型学
5.相关人物:维特根斯坦晚期哲学、奥斯汀、格莱斯、赛尔和奎因等语言哲学家
语言的甄别性特征
广为认可的特征用于区分其他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
创造性(creativity)
1.允准对新的想法、经验和情境做出新颖和创造性的回应
2.背后的心智系统界定了创造性发生的边界:e.g:名词创造动词 bottle / bottle the wine
3.创造具有边界 e.g: prison(系统性限制对于创造性非常必要,如果不停创造则词汇将变得不稳定甚至会危及交际)
可以产出、理解新话语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人们就能理解活使用任意词项的随意组合
4.人们对句子的产出和识解也是创造性的体现
普遍性(universality)
1.认为语法在根本上是相似的
2.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毫无限制地接受和使用任意类型的语法
可变性(changeability)
1.所有语言的语法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微小且迅速的:e.g:新词的出现/变化巨大且耗时久:e.g:语法的变化 ne not)
2.基于所有语言都是平等的,他们认为没有一种语法必然优越于另一种语法,变化本身并不会毁掉任何语言
语言的语法
乔姆斯基等:“语法”一词呈现出了系统的歧义 声音与词组合的规则被称为音系学
描写语法:语言学家对改语法和语言本身进行了恰当的描写(不规定何如说话,而是对基本语言知识进行描述)
就语言学意义而言,没有哪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必然比其它的优越,具有表征任何思想的无限集合能力
语法平等观
规定语法:一些语言的“纯洁主义者”坚信一种语言的某些版本比另一些更为优越(从公元1世纪的希腊亚历山大学派就已经存在)
教学语法:教学语法用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或方言,会假设学生已经通晓一门语言,以此为基础进行类比
普遍语法:存在适切于所有语言的规则,可以将普遍语法视为所有语言都遵守的规则
基于语言的复杂性,想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无疑会很难,但不失为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语言与思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
S:人类并不是单独生存于客观世界或是社会活动的世界里,得益于语言作为表征和社会媒介,我们的一极大程度地看到、听到、体验到社区里其它语言习惯的诠释取向
W:各个语言的背景语言系统并不仅仅是思想的发声工具,其本身也塑造着思想、个体的认知活动
语言决定论,语言更像是一个真相的过滤器
语言相对论